趙誦感受到折子中的火氣,看的他想不上火都難。
“高襄,給朕備些西瓜霜來!”
高襄疑惑:“陛下,這西瓜霜是為何物啊?”
趙誦哈哈笑了起來,然後繼續看其他折子。
在朝臣看來三冗是個難題,但是趙誦卻想啃這塊硬骨頭,所以他通過報紙傳達了他銳意改革的決心。
“賈似道要辭官?”他翻到了賈似道的奏疏,有些意外。
“賈似道這麼做,陛下不正好推行新政麼?”高襄說。
“不過即便賈似道辭官了,我也讓他在朝中掛個閑職。”
“陛下聖明!”
趙誦接著便讓中書舍人擬了一些詔書。
正月十六日,上朝當天。
朝臣都來大殿,趙誦便讓他們繼續議事。
賈似道今天也來了,趙誦特意請他而來,辭官的折子暫時被他壓了下去。
今天的朝堂異常熱鬧,差點吵破了天。
趙誦則是一副作壁上觀的樣子。
……
“陛下有旨,三日後再議!諸位回去後準備解決三冗的對策。”
很顯然皇帝不太滿意今天的朝議,朝臣隻好先回去,再準備關於三冗的對策。
三日之後又三日,很快就到了正月底。
趙誦覺得差不多了就讓內侍頒布詔令。
將原來的兩浙東路、兩浙東路重新合並為一路,為兩浙路。
然後在兩浙路實行新政。
兩浙路一合並之後,趙誦大筆一揮,將華亭縣改為鬆江府,始建鬆江府署,於是鬆江府正式誕生了。
趙誦計劃將兩浙路打造成大宋最富裕的一路。
在官員任期上,宋初地方官通常是一年一考、三年一任,後來甚至出現了兩年一任,於是改兩浙路上的任期為兩年一任。
至於官吏人選則從往年的吏部考核中提拔優秀的官吏。
詔令直接就登載在了臨安時報上,頓時就引起朝野極大反響。
“官家做的很好,那些官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朝廷在臨安不是有很多書社、印坊麼,正好讓他們下去整理書籍,也省了不少錢。”
“臨安府不是好幾處學院開始招人了麼?”
胥吏李清覺覺得他的俸祿太少,養家糊口還是不夠,還不如去印坊當個工人呢。
“你要去做短工?”
“是啊。”
“……”
……
另外一邊賈似道辭官的消息趙誦壓了一個月,正月過後趙誦就讓所有人知道了。
趙誦麵上故作震驚,挽留了他幾次之後,賈似道還是辭官了。
世人隻知道賈似道這麼做是為了支持朝廷的冗官改革。
朝野非常震動,但賈似道還是堅持辭官了,然後捐出西湖上的一座私宅,這是當年理宗皇帝賜予他的,賈似道覺得他要做“高風亮節”的人。
趙誦接收私宅之後就將宅院改成一所學院,專門用來培養人才。
趙誦仍賜賈似道為少師,以表彰他去年的戰績,然後給賈似道修建了牌坊,至於那所學院的山長就讓賈似道擔任了。
賈似道在高位上退居下去,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評。
有人說他是不貪戀權位。
還有人說這是賈似道的奸詐之處。
不過賈似道依舊待在京中,和?廖瑩中經營起了世彩堂。
世彩堂現在主要做起了刊刻古籍一事。
賈似道辭官之後,吳潛也辭官了。
吳潛覺得他也應該順應時勢,不可繼續忝居高位,應該讓位給有才有德之人。
吳潛的辭官更讓趙誦意外,但他還是給吳潛準備了一個位子。
吳潛掛名武學的副校長,賜太子太師。
至於左右相的人選他還沒有定論,所以暫時就空了起來。
在兩浙路的任免上,趙誦提拔了程元鳳、葉夢鼎、江萬裏、馬廷鸞、劉秉忠、竇默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