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收四州之地、遇江萬裏(2 / 2)

澎湖在哪裏,不就是在流求路台灣府那邊麼。

王文統驚掉了下巴,驀然間醒悟起來,宋人早就安排北上計劃了。

李源忙拱手道:“源素聞王先生的大名,今日一見我李源三生之幸啊!”

“這次南下見到陛下之後我也是心生敬仰之情,能與將軍一同北上,實乃我益都府上下之大幸啊!即墨之事就有勞將軍了!”

“我定然不負陛下與世侯托付,不過王先生現在也該履行世侯的承諾了罷。”

王文統哈哈大笑起來,李源指的就是還給宋國之前被侵占的幾個州。

“如今我們兩方締結盟約,我怎敢私廢呢?”

王文統在海州待了一日之後,接著在海州的李璮駐軍就撤出了海州城,他們此番也是要北上益都操練人馬,鞏固封地城防。

“有了這些糧草軍械,世侯的大業馬上就要成功了!”王文統想想就激動,然後與張飛揚以及軍隊押送糧草軍械北上了。

……之後不久,李璮正式將之前侵占的漣、海四州還給宋國,比之前約定的還要多。

宋國則封李璮為齊郡王、山東路節度使、河北路節度使。李璮子李彥簡為齊世子、登州防城使。

……

接管漣、海四州之後,李源親自寫信給趙誦。

漣、海四州自從被李璮占據之後,境內的情況很是不好。

之前李璮為了籌集軍費與士兵,苛捐雜稅,且拉起壯丁,搞得民怨沸騰。

李璮一走,四州百姓皆大歡喜,夾道慶祝。

因為在兩國邊境地帶,這裏逃荒的也不少,但如今聽說重新歸宋了,老百姓的情緒也很複雜,生怕會遇到下一個李璮。

李源之前就曾聽台灣府以及澎湖島上的百姓說起過這邊的事情。

等他來這邊的時候,就大肆讓手下人宣揚,並且也派兵尋找他們失散的親人,還好最終還是找到了一些人。

聽說他們的親人都在台灣府過上了安穩的日子之後,這些百姓掩淚橫流。

李源的宣傳起了作用。

這一日李源到了安東州所屬的漣水軍。

漣水這邊的情況同樣不好,看來是被李璮破壞的差不多了。

李源走入一間茶館,茶館有些破敗不堪,然後就見一個老叟在那邊喝茶。

“老先生漣水這邊有些亂,你怎麼在這裏喝茶。”

老叟見到李源穿著宋人的鎧甲之後,就對他道:“將軍有所不知,李璮這個人素來對百姓不好,是名副其實的山東大蟲,這背後的一切都是李璮搞出來的,否則漣水軍怎會如此破敗?”

李源聽他咒罵起李璮,此時他心底早就藏不住笑容了。

“四州情況我也知道,所以陛下派了我來,現在李璮軍隊走了,往後就有好日子囉!”

“日子真的會好?”老叟的臉上滿是疑慮,幹枯的手臂上滿是老人斑。

李源就開始介紹朝廷政令:“陛下感念四州百姓苦難,朝廷特下詔書,四州自今日起兩年內不用交一切稅!”

老叟抬起眼睛凝視李源:“這是真的?”

“皇榜已經張貼,先生看看不就知道了!”

老叟趕忙跑了出去,李源有些驚呆,這幹枯瘦弱的軀體怎會還存了這等力量。

等了不久之後,他剛要起身走出茶館,忽然聽見撲通一身,就見老叟長跪不起,朝著南方拜了起來。

“老先生請起。”李源上前扶起那個老叟。

後來他才知道這人就是鼎鼎大名,創辦白鷺洲書院的江萬裏。

“江老先生怎麼會在漣水軍?”

“我這次北上號召學生,在四州之地興文舉、辦書院!”

“原來如此。”

江萬裏與李源說了幾句話之後就離開了。

看著江萬裏忙碌的身軀,李源不由地敬仰起來。

他在四州之地待了差不多半個月。

這半個月親曆了許多,比南方來說這裏要亂不少,人口流失也不少。

覺得漣、海四州的情況差不多穩定之後,接著他帶領海船北上,去即墨縣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