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論對蒙古作戰(2 / 2)

“我蘇婉兒嫁於你就是做的最大的一筆買賣,這筆買賣可值了!”

趙誦笑著將蘇婉攬入懷中。

……

第二天趙誦就收到群臣的奏折,除了昨天的兩種觀點之外還有主張從襄陽城北上北伐的建議。

這個很正常,因為現在鎮守襄陽方麵的軍隊是最多的。

襄陽是大宋與蒙古接壤的中間邊界的重鎮。

趙誦清楚地知道守護襄陽一線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防禦路線,日後蒙古人就從襄陽這邊下手,從而攻陷襄陽重鎮,率舟師大軍沿江而下最終到達臨安,滅亡臨安政權。

趙誦如今在襄陽布置了不少的重兵,就是為了防備蒙古人從這邊突破,但是從現在開始蒙古人要突破襄陽一線就變得不可能了。

因為在襄陽的南方還有一個重鎮鄂州。

鄂州是襄陽的後援,也是大宋聯結東西疆域的中心點。

去年光是在鄂州就投入大宋將近五分之一的財稅收入。

趙誦再度召集大臣入宮商討對蒙一戰,賈似道則以為病情為故沒有入宮商討。

趙誦知道賈似道這是在無力抗拒,他在朝廷的話語權也在慢慢削弱當中。

資政殿內。

大臣各抒己見,唇槍舌劍之中不遑多讓。

整座大殿之內充滿了火藥的味道。

大宋的東、中、西三線,正好成為三派論戰之觀點。

......三方說完之後,全都將目光看向趙誦,此刻鴉雀無聲,靜聽聖言。

趙誦在將近一個半時辰之內幾乎都沒有開口說話,但此刻他卻道:“方才諸位的建議我都聽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理。北伐說到底就是收複失地,將蒙古驅逐出境,但每一步都要慢慢來,不能傷了大宋的根基,更不能損害百姓的利益,造成社會矛盾,國家日益衰亡!”

諸位大臣聽了趙誦說的,立即正襟危坐,居安思危起來。

“陛下此言有理。”

趙誦雙目掃視堂下坐著的吳潛等人,繼續說道:“因此我朝打仗要有階段性的,是按照時間來的。”

吳潛等人繼續聽聞,提出疑惑。

“什麼是階段性呢,就是分步驟來。我們在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目標,當前第一階段的目標就是集中力量配合李璮的軍事行動。在忽必烈與阿裏不哥爭奪大汗之位的基礎上,壯大李璮實力,利用李璮的兵力消滅蒙古大部分兵力,沉重打擊蒙古內部統治,削弱蒙古對大宋的威脅。”

“等將北方的蒙古勢力趕出燕山之後,則是鞏固我宋人在東部邊境的軍防,我宋人的兵力始終要對李璮形成壓製的格局,不能讓其在山東坐大!”

“在西麵,我軍從成都出發,兵出祁山,攻隴右,占甘州,河湟穀地,占據此地之後我軍西可攻西域,東可進關中,與李璮的勢力範圍接壤。接下來我們要進行很長時間的持久戰,主要是趁著蒙古內戰,慢慢掃清敵方勢力,繼續鞏固關河防線,西路、中路、東路三軍北上會師,若是李璮一方有變,則趁機剿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