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山東世侯的初步達成(2 / 2)

張榮道:“你現在是濟南府的主事了,一切事情就由你定奪,不過我還是想問問你今後的打算。”

張宏道來:“自去年我隨宗王忽必烈南下征討宋國開始,蒙古每戰必敗,倉促之下退回北方,而我蒙古自失去大汗之後,各地宗王都將眼光看向了和林王廷。而且至去年冬旱,糧食歉收,很多州縣的百姓都吃不到糧食了,中原的情況不好,山東的情況更不好了。如今宗王要爭奪汗位,為此向濟南府要錢糧,除此外和林王廷也從我濟南府征調糧草。我真不知該怎麼回,而在這個時候宋國的商人來了,說要幫我張家。祖父,如今張家投靠宋國,是因為什麼?”

張榮道:“我的孫兒,還不是因為宋國打敗了蒙古麼。當年金國已滅,後來山東的嚴實和楊妙貞率都投靠了蒙古,而整個山東地界隻剩下我,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我審時度勢才投靠了鐵木真!所以才有了我張家現在的地位。”

張宏聽罷深思起來:“我這算不算是違背祖父的意願。”

張榮搖搖頭:“此一時彼一時也,形勢比人強啊,人啊總要順勢而為,我張家混到現在,也是因為審時度勢,在將來同樣也是如此!”

張宏說:“宋帝趙竑已經禪位,如今天子年輕,看這南方局勢,宋廷未來幾年必將北伐,而今正好蒙古內亂,所以這山東就首當其衝!日後必成為中原戰場。”

“如今宋國的勢頭非常強悍。我張榮子孫眾多,無論將來天下局勢如何,歸屬於哪一方,總要分散開去,就好比當年三國的諸葛世家一樣。”

張榮的長子張邦傑,已死;次子張邦直為行軍萬戶;三子張邦彥權濟南行省;四子張邦允知淄州;五子張邦孚任大都督府郎中;六子張邦昌為奧魯總管;七子張邦憲任淮安路總管,他還有不少孫子孫女呢。

張宏點點頭。

“之前你隨宗王南下征伐宋國,可發現宋國什麼了?”

“我觀宋國行軍打仗,我發現宋國的火器非常厲害,還有他們的戰術也厲害,能將蒙古大軍打得節節敗退。最不可思議的是宋國的商號也做到了濟南府來了,這段時日,濟南整個市場基本都被南方的貨物占領了,我張家各位叔叔伯伯的家中所用的很多東西,都是出自南方以及海外,比如食鹽與白糖,甚至我濟南府的紙價也漲了不少,聽說都是被宋人買走的。”

紙價也漲了不少?張榮眉頭深鎖起來,想起張宏父親張邦傑,張榮不免哀歎起來:“你父早死,而我年已八十了,沒幾年好活了,你現在已是濟南府主事了,今後張家必然會在你手中發揚光大!”

張宏聽罷點點頭。

“將來李璮造反,必不會長久!”前段時間李璮曾送來不少馬蹄金給他,他本來想要退回去還給李璮,再打算將李璮的事情告訴蒙古王廷,後來聽說張宏這邊正在與宋國商定盟約,也就收下了馬蹄金,將此事壓了下來。

張榮說完就顫巍巍地走了,留下一臉錯愕的張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