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名將1(1 / 3)

昌樂城西南,處處鬆林,起伏的丘陵旁是已經結冰的溪流。

一騎快馬飛馳,踏起一溜煙塵,越過溪流和丘,騎士一路飛馳,快速拐進了一處野外暗青色鬆林中。

騎士策馬前行,心避開周邊環繞的叢叢樹杈,不久他眼前豁然開朗,隻見前方鬆林內有浩大一片空地,竟然安靜的駐紮著成千上萬官軍。

那騎士不敢怠慢,徑直飛馳到中軍帳前十丈外,這才滾鞍下馬,快跑至穩坐中軍帳,大聲跪拜道:“報,賊軍前鋒已經抵達徐家河,看旗號是靖安賊的萬金海,夏侯恩。”

很快又有幾批偵騎來到。

“報,賊軍大隊已經過河,賊部已至旺山,估摸再有半個時辰後隊也將全部渡過彌河!”

“報,石樓、下院的賊軍營內多為虛設,臨朐城北賊軍已不過三千眾。”

“報,東去八十裏無敵蹤。”

“指揮使司馬大人急報:騎軍已經完成吸引臨朐賊的軍令,昨夜已遵照大帥令,留下三隊配合史將軍繼續騷擾臨朐賊軍,令其不得輕易回援,大部已轉往府城官道,過楓林渡,飛馳落霞穀,再有三個時辰,必可至彌河渡口!斷賊後路。”

短短一炷香的時間,就有八九撥信使自各方來報。

大帳內下首一身白衣的江彬對也先拱手賀道:“恭喜大帥,這次我軍聲西擊東,賊軍定然料不到。如今萬事俱備,隻待賊軍全部入彀了!”

“如今萬事俱備,即便紀賊已醒悟,也翻不出大帥的手掌心了!”一個掌軍長史立刻在江彬下首笑顏開的讚道。

居中安座的也先一直捋須不停,在聽到一連串的軍情後,這才長長籲了口氣。

帳內四角雖設有幾個齊腰高的暖爐,燒得帳內溫暖如春,但是也先的心裏卻是冷風習習,生怕有異常不好的消息打破自己的美夢。相對於他麵容的沉穩,大戰之前的忐忑和糾結令也先坐臥不安。這兩日元軍中最緊張的莫過於主帥也先了。

臨朐城雖,卻是極為難啃。想起前兩次慘敗,也現心有餘悸,如今紀獻誠手中至少有萬餘兵馬。也先這次無論如何也不打算強攻了。

既然強攻不可取,不如調虎離山。

也先與紀獻誠的心思竟然基本吻合。

也先、江彬等做了好大一個局,就是要引得臨朐對手放馬來攻昌樂。以糧秣為餌,虛兵以待,吸引臨朐的紀獻誠,而大部力量則迅速偷偷轉移至此。

為了做的逼真,也先索性在昌樂城外真建了十幾處儲糧之所,從外麵看每一處幾乎都存有至少十幾萬石糧秣和草料。官道上的運輸大車每日絡繹不絕,不停地從昌樂向益都轉運。

為了偷梁換柱,譚子琪獻策,益都城南元軍大營改由兩萬餘輔兵和勞役穿戴盔甲,扮作正兵,在營內外操練、巡邏,而上萬正兵則摘盔去甲,扮作輔兵或雜役,分批向北繞道,三日內偷偷轉移至昌樂附近,與其他各地招來的義軍等潛伏昌樂各隱秘處。

元騎軍大部則是繼續駐守益都,每日或頻繁遊騎、出操,或驅趕貼近大營偵查的靖安軍斥候,或者不斷襲擾臨朐靖安軍前哨,挑逗對方尾追,再發動埋伏,聚殲追兵。

情報司曾緊急稟告駐守彌河東岸的漢軍有數部似乎軍心不穩。這個消息完全落入益都的心懷,被也先欣喜的壓下,他將計就計反而假意訓斥下屬妄自猜疑,擾亂軍心。但為了打消彌河對岸的猜疑,江彬建言不如從漢軍中拿幾個不開眼的下屬進行軍法典刑,罪名不外乎玩忽職守,貪墨軍餉等罪名,但就是沒有勾結反賊之。對幾個日常表現尚可的漢軍千戶,也先幾次重賞,不吝嘉許之意。

不怪紀獻誠等中計,畢竟他也是第一次開始謀劃全局,眼光、韜略和經驗與從軍作戰多年的也先等相比還是有些欠缺。

明士傑等更是年輕,雖取得一些成績,至今不過是初探情報戰的門徑。

特別是於誌龍、趙石等連戰連捷,南方、東方的形勢大好,激勵的臨朐眾將嗷嗷叫,恨不能立刻在臨朐打開局麵。黃二、萬金海更是連日請戰,甚至黃二還誇口要立軍令狀,與吳四德爭長短。

如今臨朐軍已經補充、修整基本結束,軍力恢複。趙石又緊急調龐彪部秘密北援,後續的的三千軍馬也在路上。於誌龍也來信道:日照的兩千軍很快就趕到。

自靖安軍草創至今,這是臨朐所擁有的最強大的一次兵力。有了這近兩萬軍,紀獻誠心中大定,終於有了放手一戰的實力,這才在收到於誌龍的信後,不待援軍全部趕到,立刻半夜發動。

渡河、殲敵、尾隨追擊,臨朐軍一日內一連串的動作打得彌河東岸數千元軍大部分灰飛煙滅,紀獻誠的進軍速度之快,力度之烈,即便也先等有了心理準備,也是暗暗心驚。

江彬、譚子琪等謀士不禁眉頭微皺,這靖安軍一向善守、強襲,想不到幾個月後,竟然連連正麵攻擊的力度都如此猛烈!若不早製,必將為我朝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