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雲海,雪滿青山。
青玄山,又名青山,氣候宜人,奇花異卉,四季常開,因林木青翠,山勢秀拔而得名。山上林木茂盛遮蔽日,清風吹過時,發出海濤般的聲浪,形成青山著名一景――青山鬆濤。
不過大半青州的人都知道,成就青玄山的不止是美麗的風景,而是一個門派,青山派。
寒冬的夜晚總是來得特別漫長,青山腳,月色下,一個少年踏著月光,踏著積雪,緩步而行。
少年之所以緩步而行,倒是不為了迎合眼前頗具詩情畫意的美景,而是少年身上,有著0斤鐵塊的負重。迎著獵獵寒風,雪地上長串長串的腳印見證了少年的堅毅與努力。
這個少年名叫慕驍行,現在十六歲,十三歲進入青山派學藝。他是這一代外門弟子中最勤奮的人之一,每在完成白的辛苦修行之後,還會到後山樹林裏練劍,風雨無阻。
但同時慕驍行也是被教頭訓斥最多的弟子,沒有之一。
青山派的弟子有內外門之分,內門弟子是青山派的精英分子,武功由長老親自傳授,甚至有機會成為掌門的親傳弟子。外門弟子約有兩百名,分為地玄黃四組,每一組都有三個教頭負責教授弟子武功,外門弟子的總教頭是吳成。
就在今,吳成還在所有外門弟子的麵前將慕驍行罵得一無是處。
你這招柳葉隨風怎麼使的,那麼用力幹什麼,劍走輕靈懂不懂,我平時怎麼教你的,出去把這招練一百遍再回來。
你看看內門的弟子,個個都是瀟灑飄逸的翩翩公子,你再看看你,整個一餓狗撲食。
……
總教頭白的訓斥仍在耳邊回蕩。
“清秋也我劍法總少了一絲神韻,難道我真的沒有練劍的賦麼,我真的是個練劍的廢物麼……”慕驍行走在雪地裏,呆呆地望著夜空,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問著自己。
思緒飛回半年前。
慕驍行那時還是地組的弟子,每刻苦訓練,雖然沒有像現在這麼拚命,但依然是地組弟子中最努力的一個,一心想著戰勝同組的師兄弟,衝進組。
每隔半年外門弟子間都有一次比武,以此檢驗各組弟子每年的修煉成果,同時各組教官也能從中挑出精英分子,表現優異地跳入更好的組,成績差的則被貶入下麵的組。
當時慕驍行已經在訓練中戰勝過地組所有的師兄弟,於是在比武中挑戰組弟子,準備一鳴驚人,衝進組。
慕驍行與組弟子比武的時候,青山派的大長老隻看了兩眼就皺起了眉頭,問身旁外門弟子的總教頭吳成道:“這個弟子是我們青山派的嗎?”
青山派最有名的飛雲十三劍乃是昔年公認的武林第一美男子柳俊生所創,亦是武林中公認最漂亮的劍法之一,施展起來便似流雲飛舞,千變萬化,端的是瀟灑飄逸,風度翩翩。可慕驍行的劍法實在太快,太狠,太凶悍,毫無青山派的風格神髓可言。
但場上的慕驍行並不認為自己的劍法有什麼不妥,他此刻心裏隻有一個想法,擊敗眼前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