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第二個大篩選器(1 / 2)

“第一項規則:當一個文明的科技在取得某項技術的進步之後,另一個文明也會立刻獲得這項技術。”

白夜明信心滿滿地立下了這項規則。

然後被遊戲實際的進程打擊的體無完膚。

因為技術並不是發現了就可以的。技術想要對整個社會產生促進的作用,還有更重要的一個過程,就是推廣。

一項技術被發明了,很有可能會最終消失在案牘紙堆中。比如隨著手藝傳承者的暴斃、隨著小村落小部族的毀滅、甚至僅僅是因為不被自己的發明者在意等等原因而消失,就像它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不但如此,技術是成鏈條、成網狀的。一個文明獲得的技術,繼承到另外一個文明的身上,很有可能會被不同的人所領悟。在青銅器時代,技術持有者之間的交流是相當費勁的,這就讓一項完整的技術,可能在它的幾個持有人都死去之前,也不能被拚合在一起。

所以白夜明在給出這個設定後,兩個文明之間的發展速度,仍然可能出現非常大的差距。白夜明嚐試了幾個變種之後,效果都很不理想。

於是他做出了一項比較玄幻的設定:“每個大陸的起始點都有一個巨大的圖書館,這個圖書館的內部無邊無盡,但是每個人進去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看的東西。任何一個大陸發明和發現,都會被這兩個圖書館收錄。”

總之就是,共享科技設定的終極變種,你不是會遺失麼?老子幫你抄下來總可以了吧!

雖然白夜明還設想過更加BT的設定,就是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共享其他人的知識儲備,但是被告知這是無法實現的設定。於是不得已之下,才一步一步地從製造出一個全知全能的種族退化到製造出一個全知全能的圖書館。

但是即便這樣,還是出了一些問題。

白夜明逐漸發現,人類的本質就是逃課(注1)。

瘋狂逃課。

文明想要繁盛,想要經久不衰,最重要的就是要和惰性作鬥爭。

但是白夜明一開始不明白這一點,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惰性頗重的人,除了在玩遊戲的時候比較認真,平時對生活和科研工作都是一種得過且過、打卡下班的態度。

所以他並沒有預料到,文明在有逃課的可能性下,是一定會逃課的。

於是白夜明的第十五次試煉,就給他上演了大型的逃課現場秀。

為什麼要學習?無論想要知道什麼,去圖書館就可以了啊!

為什麼要思考?遇到的問題不知道答案,去圖書館就可以了啊,一會就會有野生的答案蹦出來的。

為什麼要發明創造?沒必要啊,多進近圖書館,一會發明創造就自己冒出來了。

什麼???圖書管理沒有,沒事,多等一等就行了。

一年不夠就等十年,十年不夠就等一百年。反正總有一天圖書館裏會突然出現我想要的東西的。

什麼?我死了圖書館也沒有出來?沒事啊,我都死了,我管他出沒出來呢?

就這樣,兩個文明在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之後,科技發展的速度非但沒有加快,反而是要遠遠慢於正常速度,甚至到某個時間段的時候,近乎零增長。

其實要光是這樣也就罷了,白夜明表麵上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但是實際上他快要樂壞了。

因為大家都不發展,就沒有有渡海的能力。沒有渡海的能力,在自己一畝三分地裏,愛打架打架,愛生娃生娃,隻要不集體自殺,白夜明巴不得他們維持這個科技水平一百萬年呢。

但是人類偷懶、逃課。並不帶便他們不會搞事情。

兩個文明的政體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開始,都是最強的部族占據了圖書館,然後禁止其他部族參觀,將知識據為己有。

但是一個相對尊重知識,他們會革新自己的技術,讓自己始終保持在大陸先進水平,最終完成了對大陸的統一。並且坐穩了他們統治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