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殺殺”“哢嚓哢嚓”。
喝聲刀聲摻雜,鮮血河流爭湧。白色變成紅色,鵝卵石變成河晶石。
這是一個在村子流行的扶桑海盜的殘忍故事,千千萬萬的人抗擊海盜堅貞不屈,千千萬萬的人用鮮血染紅大河兩岸的石子。
數十載滄桑巨變,曾經被鮮血染紅的石子沙洲也還原原色,而數十載的浪靜風和,更讓人懷念這個久遠的故事。
喬衍從出生到長大,從不知道這個故事到漸漸熟悉,也從落日殘陽的美好感受到血雨腥風。
是不是這個故事讓他原本平靜如水的心掀起巨浪波瀾?他七歲上學堂,十歲看經書,知道了殘忍,理解了仗義,更明白了被殺的人的堅貞不屈。
心不再安靜如水!
村子距離故事的地點僅數裏,但這數裏地好像隔絕了數十年,村中的大人不會到那裏去,不能到那裏去必是村民教給孩的必修課,那裏是禁地,是不能接觸的血雨腥風的地方。
但是喬衍,去了。
或者是數十年來踏上那片土地的第一個。
他沒有那個膽子,但是會有外力讓他有那個膽子。
當他離家出走萬念俱灰,當他想離開這個世界,那裏是最好選擇,那裏不再讓他驚恐而是神奇、充滿力量的地方。
因為那裏有正義!
那年他十一歲。
他在鵝卵石上坐了一晚,可是次日感到害怕了,害怕的不是那些用鮮血染紅石子的冤魂,而是因為那些冤魂沒有出現,他又要回去感受憋屈的生活。
他不能離開這個世界,因為他離不開父母,離不開陪伴了他十一載的家。
他回去的時候做了個堪稱驚動地的舉動,帶了兩顆石子回去放入家中的井中,如果讓父母知道,估計會驚動地的將他殺了。
這是他心裏上第一次對父母的背叛,當然嚴格而言他感到這不算背叛,就好像這本是事,父母會感到是驚動地的大事。
兩顆石子躺在綠波中,喬衍的父母一直沒有在意,因為在井中有兩顆石子再自然不過。
喬衍的內心則一直感到得意,得意於家中終於有一種正義,有讓他感到安慰的方向,有在人生路上行走的方向。
有一他突然發現石子旁邊出現兩顆與石子大形狀都頗相同的綠色的石子,他感到石子不可能是家人丟進去的,因為石子太可愛,太漂亮,太寶貴,這樣的罕物不會輕易丟進井中。
他本可以問妹妹喬櫟,但擔心引起雙親注意就忍住了。
他隻能盡可能多的感受這份驚奇,盡可能多的讓石子的形狀駐紮腦海。
因為他知道雙親一旦發現,會毫不猶豫撿起石子,據為己有,視為寶貝。
他的留心不是沒有道理,幾後母親果然發現了石子,果然認為是降的綠玉之類的寶貝,也不確查來源就立馬吩咐父親撿起來愛不釋手一番之後放進箱子密存。
喬衍對父母所做一切無能為力,就像他與父母很多想法相左一樣的無能為力。
石子撿就撿了,喬衍也沒想那麼多,要雙親交出不可能,就讓寶石留在井中隻會被視為瘋子。
但次日他就被母親叫到跟前,開頭就是熟悉的莫名其妙的話:“喬衍,如果你知道錯了,現在改正為時未晚。”
“母親,什麼事?”
“是不是你偷了寶石?”
“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