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處爆出一聲高呼,話音未落便被掐斷氣息似的戛然而止。
城中守軍早已戒備、隻待崗哨鳴鏑,卻不料這隻宋軍竟不聲不響地摸過了河、摸到了城下,城中登時如滾油潑下一般,炸開了鍋。
得信前往城樓上支援的士兵心慌意亂:
端水守城的踉蹌了兩步,被那滾沸的開水衝了滿身、蒸騰的白汽貼著皮地燙,那人撕心裂肺地用手去拂、聲氣也隨著白汽漸漸沒了;
疾跑的一腳踹翻裝著箭頭的推車,撲進那利箭堆裏被紮得千瘡百孔,像是校場上日久報廢的靶子......
城樓上尚未舉火,守城的士兵借著極幽微的天光瞧見漫天的箭雨,還未及躲開就一片一片不可遏製地倒下去,臨死前終於看到明光亮起——
烽火台點亮了!
晃動的火光之下、城樓的守備明顯已出現了缺口,無數的宋軍從城牆下麵冒出頭來,像是從地獄爬歸索命的厲鬼一般,令人望而生畏。
他們從城樓上殺將而下,手中長槍如勾魂索一般,一路燒殺搶掠而過,似乎要將這冶鐵務燒作阿鼻地獄。
...
卻說狄青一行進了城來,卻見這聲名在外的夏州冶鐵務像個廢棄的冶鑄場一般、並無什麼稀奇;再四處搜尋一番、依舊一無所獲,宋軍索性四處放火,隻想燒了這冶鐵務也好。
等不多時,紅柳河上空忽有鳴鏑三聲;宋軍聞聲而動——是夏州援軍來了。
鳴鏑聲起、三百餘人如水般往南邊城門泄去,竟無一點滯澀拖遝。
這頭方殺出城門去,果然見得夏州一麵有馬蹄雷雷、火光燎原般襲來。
那黨項騎兵隊風馳電掣而來,眨眼的功夫已到了大軍跟前,狄青一行數十人執搶迎戰、掩護大軍撤退。
眾人有條不紊地往河邊撤去,心下慶幸這一隊騎兵隻一味地窮追猛打,雖砍殺了數十人,卻未曾合圍並包斷其後路。
狄青費力地應付著正麵來敵,心下卻暗暗稱奇,又隱隱有些不安——這場景,竟有些詭異的似曾相識。
當背後傳來慘叫驚呼聲和濤濤水聲時,狄青才恍然大悟——
宗哥河戰役!
果不其然,刀劍碰撞下掩不住湍流湧來的嘩嘩聲——河流並非是過了汛期,而是被西夏人擋在了上流,隻待他們渡過紅柳河再開閘,這一隊宋軍便成了甕中之鱉。
狄青心忖西夏人雖來勢洶洶,卻也不過一兩百之數,他們百餘人若能撐過這一陣急流深水,撐到對岸援軍過河,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
後部聽著狄青列陣迎戰的號令,三兩下豎起“狄”字大旗、轉作先鋒,大軍立時調轉頭來,隻待隨著主將背水一戰。
狄青如同生出了鋼筋鐵骨一般隻身向前,他手上長槍回轉、眨眼間便刺下兩名西夏騎兵,飛身奪了馬衝鋒入西夏人中。
手底下的人早已見慣了他這不要命的打法,卻依舊被鼓舞著,紛紛叫喊著追隨而上。
湍流聲、喊殺聲、短兵聲和驚呼聲之中,狄青清清楚楚地聽見女子的笑聲帶著不合時宜的暢快:“恭候多時了,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