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倉頡(3 / 3)

“是百花公主。公主聰慧過人,老臣造字時她一直在側謄抄。”野利任榮道。

李元昊這才想起還未見過元昇這個女兒。

等不多時,有少女挾著風霜而來,蜜合色的小襖和茜色的鬥篷,如同冬日怒放的芍藥一般。

國學司本是研學之地,眾人皆有些文人的清高脾性,裝潢便不如正殿一樣金碧輝煌,殿中隻用黑檀木,一眾官員又都著紫衣。

百花朱紅的發帶飄揚間,仿佛讓這大殿亮麗了幾分。

人群中也不乏聽了閑話的心有不屑的,此時見她鮮妍可愛,竟暗自生出幾分憐惜來。

李元昊瞧她尚顯稚氣的臉龐有些發紅,不知是凍的還是跑的;他沒有女兒,心中立時盈滿了愛憐之情,便招她同座,又將自己的手爐子賜給她。

野利任榮正說到字法已成,當擇選書目,以備譯編。

李元昊有心一考眾人以作甄選,笑問:“譯編書籍以作何用?”

一年輕官員起身,拱手朗盛答曰:“依禮記所言,讀書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此話一出,滿殿嘩然:“我大夏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馬上打下來的,靠區區幾本書便能平天下嗎?”

有人反駁道:“不過是博學而自省,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這話也有人不服道:“若隻為了行無過,青台兄何必來出仕?讀書當以定分止爭,興功懼暴。”

一時眾人爭執不下。

李元昊樂得聽眾人爭論,轉頭問道:“百花,野利先生說你每日都去高台寺讀書,你以為如何?”

百花起身福禮,道:“橫渠先生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公主此話何解。”在座諸人均是第一次聽到橫渠先生的名號,頗有些不服。

“天地本無心,而人有心,學者之事莫過於識仁求仁、好仁惡不仁,如此便是天地之心;

人生修短隨化,存其心、養其性,則立命,若能致學修道以助萬眾,則為生民立命。”

百花緩緩說著,好像娘親與她對坐,對她講書那日一般,“闡揚承繼先學之道,儒、道也好,兵、法也罷,再以一己之力發揚光大,澤被眾生,是為繼往聖之絕學;

民胞物與,泛愛之,以一人及天下,則為萬世,開太平。”

一番話說罷滿殿無聲,唯有李元昊撫掌而笑,連連稱讚,又道:“你們可知,我著你們剃發、造字所圖為何?”

一時殿內無人敢答,片刻之後,隻聽得女聲悠悠,道:“欲滅其國,先亡其史,中原政權曆經數十次割據、統一的變化,卻始終沒有被其他民族所代替,皆因其文化豐富、圓融宏大,曆朝更迭隻可豐之而不可異之。

陛下勵精更始,改我族人麵貌,製我黨項文字,是為了讓我黨項文化自成一體、包羅萬象,讓我黨項民族繁榮萬世、國祚綿長。”

“好,好,好!”李元昊連讚三聲,龍顏大悅,笑問:“百花,你可想來主編書目?”

此言一出,滿殿官員皆是變了臉色;百花心中亦是惶恐,忙拜倒在地,極力推辭。

“也罷。”李元昊細想也覺得不妥,轉身指著那巨幅新字笑道,“你字寫得好,就替國學司抄些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