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阿皎(2 / 3)

“阿皎,染布也好、女紅也好,不過是一門手藝罷了,娘親不想讓你僅僅做個手藝人。”娘親循循善誘,“這裏放著的這些書,都是幾千來智慧的結晶,那些寫書的人不在了,那時候的君主將相也不在了,可這些書會永遠流傳下去,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這些書記載了自然的變幻、社會的規律、做人的原則、治國的根本,學會了這些書,你就能明白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它們是怎樣存在、怎樣變化的,到那時候,阿皎明白了這個世界的樣子,才能真真切切地知道自己想做些什麼;就算那時候你還想和娘親一樣開染坊,也能染出比天青色更好看的顏色來。”

她原本以為,她會一直和娘親讀書彈琴,每年都穿上顏色最時興的新衣。

等她學完那些書,爹爹也就回來了,他們會一起去美麗的大草原,去看成群的牛羊,去吃甜蜜的香瓜,她從來沒離開過宛州,隻能在腦海中描繪大草原的模樣。

而此刻她站在父親的國土上,沒有她腦海中的草原、花海和蝴蝶,隻有漫山遍野的冰雪。

百花靜靜地站著,看著茫茫白雪鋪滿了一望無垠的大草原。

娘親的魂魄,也會像這些雪花一樣四處飄零、無依無靠、最後歸於黃土嗎?

思索間百花隻覺得肩上一沉,霎時周身溫暖起來,慧真將羊毛鬥篷上的小紅繩係好,輕聲喚她:“阿皎。”

“嗯?”

“你在想你娘親嗎?”

“......嗯。”

“我也很想她。”

百花微微愣怔,抬頭看向父親時隻見他眼角有晶瑩閃爍,百花心中的悲傷、思念、恐懼如決堤之水一般噴湧而出,埋進父親懷裏嚎啕大哭。

草原上的冬天寒風刺骨、又積了尺深的雪,馬兒也跑不起來。

慧真索性在此地住下,此前接到興州來信,一切形勢都在掌控之內,他也不急著回去。

百花從沒離開過中原,此時瞧著人也新奇,物也新奇。

他們從白雲山出發,一路馬不停蹄,直到渡過黃河,踏上了黃土高原,爹爹才笑著對她說,他們到了大夏的國土上了。

從黃河一路往草原深處走,半日便能看見邊寧部族,這裏是他們的冬牧場。

黨項人遊牧為生,數百年來,不同的牧場內勢力集聚,便形成了一個一個的部族。

上百個部族分散在大夏國土上,春夏秋冬,四季遷徙,卻微妙地維持著這片土地的安寧。

邊寧部族的冬牧場在一處河穀地帶,比周圍大雪覆蓋的地方暖和許多。

大大小小的氈房在草原上星羅棋布,看著很是很熱鬧;族長給他們勻了一處小氈房,又費心整飭過,生怕怠慢了他們。

爹爹說,小孩子們回被送到城裏,不會到冬牧場來,這裏的冬天太難熬了。

百花住了數日,雖沒有和她一樣的小孩子,卻有她從來也沒見過的帳子、戴著氈帽的騎兵、沒喝過的奶酒、沒吃過的風幹肉,倒也過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