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字並肩王李宇也在同時,攻占了下邳和徐州還有合肥等地,順利的收複了整個徐州!並且這一路之上幾乎是兵不血刃,並沒有遇到什麼太像樣的抵抗!便順勢南下直取揚州!而揚州此時此刻已經被吳國皇帝孫權派出自己的弟弟孫靜前去為大都督,但是孫靜哪裏是一字並肩王李宇的對手!交手三次,三戰皆負,仁義王趙雲更是帥令十萬大軍,一路對揚州狂轟猛砸!不下十日連下揚州十二城,而最後孫靜以死在揚州首府柴桑殉國!大漢軍隊攻占揚州,前前後後一共隻用了時間不到二十天!東吳國內震動非常!
而此時大都督周瑜最後一次和大將軍孫策二人帥令大軍前往與護國公丞相諸葛亮決戰!但是無奈兵力對比之下,大漢軍隊足足一百五十餘萬,而最後江東軍隻能湊出三十萬部隊,幾乎是五比一的比例還要多一些!大都督周瑜雖然有通天之能,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最後決戰周瑜第三次敗在了丞相諸葛亮手中!一代智者,天縱英才的周瑜最後自刎身亡!大將軍孫策更是死鬥忠義王關羽,兩個人決戰三百多個回合,最後孫策刺傷了忠義王關羽的左臂,而忠義王關羽則是砍掉了孫策的頭顱!江東主戰派兩大領袖陣亡!老將程普和黃蓋也在此戰之中陣亡!而這一日江東境內,更是惶惶可不終日起來!投降的聲音在此響了起來!
而此時東吳皇帝孫權,也終於下定了決心聽從了張昭的建議投降大漢王朝,但是要求江東之地九九八十一州,要歸於他孫權掌管,並且請求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冊封自己為吳王,世襲罔替!但是蜀漢昭烈皇帝劉備最後根本不同意,並且一字並肩王李宇最後給予孫權的回複是,要冊封吳王可以,世襲罔替也可以!但是有一點,必須進京在國都長安之中定局,終生不可執掌朝政!並且答應孫權以天下富貴養之!為了給孫權最後的考慮時間,一字並肩王李宇傳下帥令,大漢天軍在建業勝利會師之後,十日內不可攻城!十日後百萬天軍勢要奪取建業滅掉東吳政權!而孫權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陸遜奉命率軍出戰,但是最後孫權卻隻給了陸遜五萬部隊,以五萬之數,對戰二百多萬的部隊,陸遜怎能勝呢?最後陸遜要拔劍自刎殉國的時候,被仁義王趙雲所救!並且一字並肩王李宇命人對陸遜以禮相待押在軍中!
一字並肩王李宇和仁義王趙雲、護國公丞相諸葛亮和忠孝王張飛、忠義王關羽和總軍師英國公龐統三支討伐東吳的大軍勝利在建業城下會師,正所謂人嗎過完無邊無垠,人過百萬徹地連天!如今大漢天軍二百餘萬部隊,在建業城下結成聯營,所占地麵積要遠遠大於建業城!給建業城中的吳國皇帝孫權造成了非常非常大的心理壓力!
最後孫權在別無選擇之下,在最後的十天期限隻剩下最後一天的時候,孫權手捧玉璽在建業城下選擇了投降!一字並肩王李宇受降,帥令大軍進入建業城,從這一日起,孫吳政權被徹徹底底滅亡了!而取而代之的是大漢王朝從新崛起,並且一統天下!大漢皇帝劉備並沒有讓孫權失望,在最後還是冊封孫權為吳王,日用所需全部有大漢國庫所供給之!並且吳王之職,孫權之家世襲罔替!孫權如今也別無選擇,隻能是接旨謝恩!但是說孫權或者是孫氏一族的富貴卻是得以保存了下來!
當年大漢皇帝劉備改國號為新漢,自己則為新漢開國皇帝為新漢太祖皇帝!以長安為國都,並且傳下旨意,當月班師還朝!數百萬部隊各自鎮守邊境,而同年魯肅和陸遜兩人投降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