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忠義王關羽奮發向上,陣斬郝萌,魏續,宋憲,侯成四人,衛將軍徐晃逼降了文聘!陳留城易主!軍師程昱殉國,大都督曹仁保護曹丕逃奔吳國!大將曹洪死守濮陽,最後在大漢軍隊狂轟濫炸之下,陣亡在濮陽城中,而曹洪所積攢了一輩子的錢財,全部歸於大漢國庫!許昌城被朱靈的帶領之下投降大漢!從此天下再無魏國,隻有大漢王朝和吳國兩方對峙!三足鼎立的局麵在並州之戰後,迅速被打破!而大漢天下,如今吳國隻有揚州和江東六郡九九八十一州,還有徐州的大部分!而大漢王朝則是有收複了益州、荊州、直隸、涼州、袞州、青州、幽州、並州、冀州等地!三分天下大漢已有三分之二!而吳國迫於壓力則是斬殺了投降吳國的魏國皇帝曹丕和曹仁兩人,派人將人頭送往了蜀漢昭烈皇帝劉備之處!但是這仍然改變不了,大漢王朝一統天下的決心!
而一字並肩王李宇和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兩個人最後商議,請忠義王關羽掛帥,總軍師英國公龐統為軍師,衛將軍徐晃、鎮北將軍臧霸、天賜前將軍關平、鎮東將軍嚴顏、裨將軍鄧芝、胡班、高翔、胡忠、關興、關定等人集中了七十萬出兵貴陽,走山路繞過海陸直取施行!
請荊州大都督護國公丞相諸葛亮為三軍統帥,以忠孝王張飛和大都督張遼兩人為大將軍統帥張苞為天賜左將軍、董厥、劉琰、張嶷、張翼羽林衛東南西北四大校尉、封魏延為征南將軍、廖化為前將軍、破賊校尉張虎、安南將軍鞠義、右將軍王平、中護軍冷包和樊稠十二名戰將集中了益州和荊州兩州的總兵力還有部分的漢中大軍,共計一百萬大軍,駐守荊州,與江東軍大都督周瑜和大將軍孫策集中的以江東舉國之力的百萬大軍隔江相望。並且江東軍名將多是集中於此,周泰、呂蒙、陸遜、徐盛、丁奉、並且吳國的皇帝孫權也禦駕親征於此,江東四老將如今隻剩下三人程普和黃蓋、韓當三人也在此地!蔣欽、甘寧、淩統、朱治等人也在此地!可以說江東大軍中但凡是有名的大將都在此地,一統天下的決戰也是最後一戰來臨了!
而一字並肩王李宇則是和仁義王趙雲,虎賁將軍張任和平東將軍李嚴、平西將軍向寵、平北將軍劉封、白耳靜軍主將張燕、左丞相鎮國公郭嘉、車騎將軍黃忠、驃騎大將軍馬超、天賜少將軍李傲天、天賜左將軍薑維、天賜右將軍李思雪、征東將軍龐德、征北將軍高順、征西將軍武安國、左將軍陳到、右將軍王平、後將軍邢元誌!忠義校尉陳式、昭信校尉霍格、儒林校尉霍峻等人集中大漢優勢兵力,不下一百五十萬進駐徐州!如今大漢王朝自徐州境內開始到荊州境內為止,前前後後總計一共集中了三百二十萬部隊!並且大漢王朝的精銳部隊盡皆在此,同時名將如雲,猛將如雨!智者林立!第二次的赤壁大戰就要上演!但是這一次大漢王朝則不光光是以海軍為主,則是以步兵、騎兵、海軍從陸地到海上全方位的出兵討伐東吳!並且東吳有的戰場,大漢王朝全部都有!東吳沒有的戰場的,大漢王朝也有!為了今天的這一次討伐東吳之戰,大漢王朝早已經隱忍多年!數百艘軍艦,兩個月內全部竣工打造完畢一場大戰稍觸即發!並且雖然東吳水軍甲天下,但是大漢王朝的水軍經過多年的訓練和打造!如今也不會遜色多少於東吳的水軍!再加上工部尚書劉華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都在研究戰船,使得大漢王朝的水軍艦隊,無論是火力還是兵員的數量都要明顯的優於東吳水軍!隻是東吳水軍天生臨海爾生,天生的海戰的優點太過明顯而已!但是如今在此消彼長之下,大漢王朝的水軍部隊已經完完全全可以與江東水軍決戰於長江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