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是有能力一邊進攻西西裏島,一邊派遣軍艦保護陸軍登陸北非的,隻是他們沒有能力攻下西西裏島,為什麼明明知道打不下西西裏島還要攻打,大概是戰術,將英國海軍拖在西西裏島,讓他們無力幹涉中國在北非的登陸作戰。
但在馬特魯港,傑羅姆還是沒有找到他最關心的的黎波裏戰況,似乎哪裏沒有發生戰爭一樣。
占領港口的另一個收獲是,得到了一批物資,盡管數量很少,隻是一些糧食和幹果,聊勝於無。
在馬特魯港進行了幾休整,同時派騎兵向前進行武裝偵查,下一步傑羅姆打算攻占埃及重鎮亞曆山大,這又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以古希臘的亞曆山大大帝命名,之後在亞曆山大大帝的將領托勒密家族統治埃及的幾百年間,這裏一直都是埃及最大的港口和城市。
埃及蘇丹伊斯梅爾對這座城市進行了現代化建設,建立了大量市政工程和港口設施,現在這裏再次恢複了古老的地位,僅次於開羅,是埃及第二大城市,僅次於運河港(塞得港)的第二大港口。
這裏還是埃及最國際化的城市,早在蘇伊士運河修通之前,這裏就是歐洲通往印度的陸地起點,大量歐洲商人在這裏定居,不僅有法國人,也有許多希臘人、猶太人和敘利亞人,蘇伊士運河修通之後,這裏的地位有所下降,可依然是重要的國際城市,埃及麵向歐洲的最大出口港。
傑羅姆相信,攻占亞曆山大之後,肯定能確定的黎波裏的情況。除非中國人進行軍事行動,連他們的盟友都不通知,這是不可能的,中國人登陸北非,肯定是要跟埃及夾擊自己的部隊,又怎麼可能不跟埃及人溝通,不然就沒發怎麼進行軍事寫作。
擋在亞曆山大跟馬特魯港之間的,隻有一個鎮阿拉曼,由於亞曆山大港是伊斯梅爾蘇丹現代化建設的標誌,所以地位十分重要,作為亞曆山大港的屏障,埃及軍隊在阿拉曼嚴密設防。
不過傑羅姆不認為這有什麼難度,之前埃及人在一座座城市都設防了,還不是一次次被他攻占。
他相信自己可以輕易攻占阿拉曼,然後攻占亞曆山大,如果在亞曆山大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情報,亞曆山大就有直通開羅的鐵路,大可一鼓作氣攻占開羅。
最擔心的,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的中國軍隊,根據這段時間收集的情報,傑羅姆奇怪的發現,中國軍隊至今都沒有開進埃及。
就在傑羅姆準備充足,率領十萬主力準備向阿拉曼進軍的時候,他終於收到了來自的黎波裏的消息。
是法國參謀總部發來的命令,要他立刻撤退,從中國軍隊手裏奪回的黎波裏。法軍北非軍團,會從突尼斯方向發起進攻,跟傑羅姆聯合夾攻中國登陸部隊。
這個消息是北非軍團千方百計送過來的,為此他們繞過了的黎波裏西南方的沙漠,迂回了上千公裏,才將消息送到了蘇爾特,再由電報發送到傑羅姆手中。
幸好傑羅姆沿途控製了與鐵路並行的電報線,並且他軍隊中就有管理電報的技術人員,否則法國參謀總部的命令,隻能在走一千多公裏才能送到他的手裏。
可傑羅姆不打算接受這個命令,不是他要跟法國參謀總部叫板,而是他發現,這份命令是十多以前發出來的,大概是中國軍隊剛剛登陸不久,向的黎波裏進軍的時候。現在過去了十幾,戰場瞬息萬變,就算他響應這份命令回去救援,也來不及了。雖然沒有準確的消息,但傑羅姆認為最多就兩個結果,一個是中國軍隊贏了,然後攻占了的黎波裏,一個就是北非軍團贏了,把中國人趕下了大海。無論是哪種結果,他都來不及趕回去了。
當務之急,傑羅姆認為征服埃及可能更重要一些,在中國人解決了交通問題,可以大規模向埃及派遣軍隊之前,必須征服埃及,阻擋住中國軍隊。
於是傑羅姆沒有管參謀總部的命令,自顧自的向阿拉曼發起了進攻。
他不知道的是,雖然命令是十幾以前發出來的,但的黎波裏卻沒有像他想的那樣分出勝負,而是依然在焦灼中,中國登陸部隊一時之間打不下久經沙場的拿破侖義勇軍建立的防線。
雙方圍繞著的黎波裏這座港口,展開了一次海陸兩棲的大規模會戰,激烈程度和規模,遠勝傑羅姆攻打埃及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