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節 拿破侖義勇軍(2 / 2)

拿破侖家族的支係十分複雜,傑羅姆·拿破侖在法國是不被承認的,因為拿破侖從未承認過他的這一支係。

180年,19歲的傑羅姆拿破侖去美國旅行,年輕年少的拿破侖幼弟愛上了一個旅途中認識的漂亮的愛爾蘭移民姑娘伊麗莎白·帕特森然後就是擅自結了婚,這讓拿破侖很不高興,當時拿破侖已經是法國執政,粉碎了反法同盟,在法國如日中,已經決定要建立帝國,登基做皇帝。同時他的家族也將按照傳統歐洲王室那樣,跟其他國家的王室聯姻。

但他弟弟竟然娶了一個平民,還是美國人,這讓拿破侖十分不滿,要求傑羅姆回國,並禁止帶妻子回來。傑羅姆試圖服拿破侖接受他漂亮的美國妻子,可他被拿破侖服了,因為拿破侖拿出了一頂王冠,威斯特伐利亞王國的國王頭銜,傑羅姆熱情,喜好享樂,欠了一大屁股債,這種人物哪裏有什麼堅定的愛情觀念,在國王頭銜的衝擊下,他果斷的送走了他的美國妻子,而且他還知道他妻子已經懷孕。

伊麗莎白獨自回到美國,剩下了傑羅姆的兒子,並且獨自養大。兒子後來生了孫子,歐洲人總喜歡隔代繼承名字,於是這個兒子就娶了祖父傑羅姆的名字。

在美國長大的傑羅姆並沒有像一個美國人那樣生活,盡管拿破侖終其一生都沒成認為這個出自美國平民的支係,但拿破侖二世,羅馬王在拿破侖死後,就公開承認了傑羅姆的身份和地位,並且給傑羅姆一個男爵的頭銜。

可傑羅姆並沒有在魁北克生活,因為他當時正在上學,之後在美國讀了西點軍校。畢業後去了魁北克王國,平步青雲,很快就成為上校。傑羅姆熱情好鬥,似乎真的帶有拿破侖家族的血脈,在魁北克他沒有任何作戰的機會。等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他認為他生在美國,也是美國人,於是跑去美國軍部報道,要求以誌願兵的身份作戰。他的身份特殊,美國人沒敢真的讓他當一個誌願兵,而是承認他的上校軍銜,讓他率領一個旅戰鬥。

南北戰爭中混跡了幾年,沒什麼出彩的戰績,可也爬升到了師長級別,統領上萬人的正規軍作戰,其實最大的勝利就是在那場殘酷的戰爭中活了下來。

戰後再次回到魁北克王國,軍銜幾年後就被提升到了中將,而且進入魁北克王國陸軍軍部任職。

德法戰爭爆發後,在法國政府、英國政府的遊之下,傑羅姆服魁北克國王拿破侖三世允許他組建誌願兵支援法國。

他高舉拿破侖的旗幟,組建拿破侖義勇軍,吸引了十二萬人參加,而且後來他都到了法國,人數還在持續增加,從美洲最後總計跑來了十五萬人追隨他。

傑羅姆手下這十五萬人可不都是烏合之眾,其中當然有大量充滿激情和浪漫情懷的魁北克農場大男孩,但還有一大批曾在美國南北戰爭戰場上血戰過的老兵,大多數是法裔,有的是曾經在美國追隨過他的老部下,有的則是熱血的法國人,或者是戰後生活陷入困境,破產後心灰意冷打算改變人生的家夥。

總之這並不是一隻完全的烏合之眾,其中三分之一有過戰鬥經驗,即便美國的,到了發過後,進行正規訓練,接著在戰場上跟德國人廝殺一番後,也就都成了老兵。

可是這隻以拿破侖為旗幟的誌願兵,卻讓法國政府始終頭痛不已。當時局勢緊張,法國兵員枯竭,他們在全世界號召法裔參軍,已經顧不得拿破侖家族的影響力了。

當然在這個時代,拿破侖的號召力,已經無法顛覆法蘭西共和國,畢竟拿破侖的嫡長孫,就是被法國人民親自趕走的。

但隻要時間足夠,法國人總是神經質一般的會反複回憶起拿破侖來。而且傑羅姆率領的誌願兵真的不錯,素質上,來自北美農場的大男孩比法國人普遍半個頭,作戰上,這些人相當狂熱,戰鬥勇敢,且有美國戰爭的經驗,其實他們打的相當出色。結果傑羅姆這隻打著拿破侖家族徽章,甚至高舉拿破侖征戰時候用過的旗幟的軍隊,在法國名聲越來越大。但如果隻是這樣的話,那也就罷了。畢竟隻有十來萬軍隊,而且隨著戰鬥進行,人數越來越少。從美洲來的誌願兵已經遠遠無法補充損失,畢竟狂熱的年輕人總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