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節 埃及參戰(2 / 2)

英法領事當然大肆反對,伊斯梅爾表示,他的決定不能改變,他是為了埃及。

於是強行宣布凍結英法資產,勒令英法公司將鐵路運營權交給埃及政府。

同時在埃及國內造勢,一方麵表達他是被迫這麼做的,另一方麵給自己歌功頌德,將自己打造成一個敢於向列強不的雄主。

英法堅決抵製,伊斯梅爾發表演講,強調埃及決不妥協,不惜一戰。

因埃及要將英法資產收歸國有的舉動,引起了嚴重的外交衝突,在埃及國內,民族主義者們高呼伊斯梅爾萬歲,高呼哈拉發萬歲,於是就有“組織”私自控製了火車站,鐵路共公司總部,宣布鐵路被他們收回了。

這些組織是現實存在的,至於有沒有得到背後勢力的支持,那就不得而知了。

埃及各地的激進勢力,紛紛采取了控製火車站,奪取礦山,占領港口碼頭的諸多行動。

英法提出了強硬抗議,但戰爭中,他們無力向埃及派遣軍隊,英國海軍連馬耳他都不敢出呢。

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在埃及的資產,就這麼淪陷在埃及民族運動之中,這時候英法領事已經明白了一些事情,他們開始做最後的補救,他們願意暫時擱置資產問題,要求埃及政府不能讓本國鐵路和國土被中國利用用於戰爭。

不等埃及回複他們,英法就發現,中國非洲公司的武裝力量,已經從滿清帝國進入埃及境內。

英法照會埃及,提出嚴正抗議,埃及拒絕回複,英法宣布對埃及宣戰。法軍駐突尼斯部隊,開進的黎波裏。埃及以遭到入侵為由,宣布對英法宣戰。伊斯梅爾以哈裏發的名義,號召全世界回教徒對英法發動聖戰,但他這個哈裏發始終不被認可,除了埃及境內,基本上沒什麼意義,埃及境內,反倒是民族主義者在民族情緒,而不是宗教熱情的鼓舞下,更加踴躍一些。

但是很可惜,民族主義者並不全都是支持伊斯梅爾的,事實上這些年隨著民族主義的發展,伊斯梅爾遇到的麻煩比得到支持多。因為民族主義者的認同主要是民族認同,而這個民族受西方影響,開始強調血統而不是文化。所以基本上除了埃及民族主義者之外,埃及統治下的其他地區的民族主義者是徹頭徹尾的伊斯梅爾的反對派。最激烈的地區正是有強烈宗教文化為紐帶的那些兄弟民族,阿拉柏沙漠裏的諸多部落,的黎波裏、昔蘭尼加的柏柏兒人,都不可能認同埃及。

甚至埃及的極端民族分子,因為伊斯梅爾的阿爾及利亞血統,連他都反對,希望在埃及建立一個埃及人的埃及。

所以這幾年伊斯梅爾越來越試圖用共同的宗教來團結不同民族,他這次號召聖戰,而不是號召大家為國家而戰,為民族而戰。

但是很可惜,法國人顯然玩的更好,法國人沒有號召聖戰,但他們早就滲透了的黎波裏地區的柏柏兒人,法軍開進的黎波裏之後,這些柏柏兒人部落,迅速加入了法軍一方作戰,驅逐埃及駐軍,屠殺埃及官員,搶奪埃及婦孺。

伊斯梅爾一邊組織抵抗,一邊既擔心,又渴望印度兵趕緊來。

從印度河到敘利亞的鐵路是通的,但敘利亞到埃及的鐵路還沒有理順,各地的各種組織占領了火車站,但短時間內很難恢複鐵路運輸,英法管理人員被迫逃離,鐵路就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鋪在地麵上的兩條鐵條而已。

非洲公司正積極努力的派遣調度人員接手鐵路,同時招募當地鐵路員工盡快恢複工作,而且兩邊的鐵路,還有最後一公裏沒有打通,敘利亞的鐵路,隻通到阿勒頗,最近的距離,是從阿勒頗修到伊斯肯德倫港口。

但這一帶是山區地形為主,過去就是庫爾德人的生活區域,庫爾德人能夠在曆史風雲變幻中保持獨立,原因就是這裏的地形。

所以目前印度軍隊必須步行走過這段距離,而武器輜重則直接從港口海運到亞曆山大。

預計最快打通鐵路也得一個月後,要完全恢複交通至少得三個月,將兩國鐵路線連通,那得是半年以後的事情了。

伊斯梅爾非常擔憂,他懷疑等到印度援軍抵達北非,恐怕法國人都要打到埃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