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起來也還真是命中注定的,要是那兩個小孩子沒有發現這個山洞的話,說不定這個山洞就不會被發現了吧。

但是讓北墨和花強覺得可惜的一點就是,那裏因為受到了外界的影響,已經不再開始變化了。原來石筍百年也才長高一、兩毫米的,現在是已經完全不會再長高了,因為我們人類給它們帶來了太大的影響。

但是有喜有悲,北墨是不會忘記他們看到的那些美麗的畫麵的。就像是一幅畫一般,他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都是由水滴構成的,沒有想到,水滴原來有那麼大的力量,正所謂“滴水穿石”啊。雖然短暫的時間你看不出來,但是你要是不相信,你可以到天鵝洞看看,你就知道這句話說的就是真的。

北墨還記得導遊跟他們說過的那幾個地方,名字還取得很有特色,石林泛舟、園頂仙帳、神風洞、客家風情園、大慈岩、七層寶塔。

石林泛舟——其實天鵝洞洞內鍾乳石豐富密集,岩溶造型奇特精巧、種類繁多被福建省旅遊資源科學考察組專家稱為“福建省首屈一指地下岩溶藝術博物館”。該洞縱深3華裏,是水平廊道式與堅井分層式相結合的奇異溶洞,洞分上中下三層,前後共7個大廳49個大景。洞內鍾乳累累,石筍林立、造型千姿百態、精美如玉、白似天鵝。洞中既有從40米高處一瀉而下氣勢磅礴的石瀑,亦有玲瓏別致如精雕細塑而成的石珊瑚,有金砌玉縷般的“海市蜃樓”,又有惟妙惟肖的“七仙女造型”……置身其中,宛如登上九天仙境。

北墨還能夠記得,當他站在最高處的時候,往下看了一眼,隻能看到一片漆黑,給人一種恐懼感。並且還能感覺得到,水滴的聲音。

園頂仙帳——一頂、二頂、三頂,掛得那麼巧妙,過去曾說“園頂仙帳”是桂林蘆笛岩獨有;可是天鵝洞府中的仙天帳,完全可以與之媲美,所以地質家論斷:“天鵝洞是武夷山的“蘆笛岩”。

神風洞——地下河水中石林。地下河旅遊溶洞“神風洞”,洞長5華裏,由一條地下暗河與三個旱廳組成,洞廳寬闊雄渾、飄渺神秘。深藏於天鵝洞山下的地下長河,卻以其上萬平方米水域麵積和數公裏長的河道堪稱福建唯一,更以林立於河道內的水中石林為中國僅有。泛舟河內,寬處如浩瀚西湖,窄處又如蜿蜒曲折、奇險的長江三峽。那佇立於河麵上的水中石林,成群成片,規模宏大,造型各異,如鳥似獸,如人似物,千姿百態。船行其間,手可觸摸光滑如玉的石林石芽。抬頭仰望,河穹掛滿鍾乳石,有如漫天繁星;俯首觀水,七彩石林倒映其中,如龍宮仙境,更似“海上桂林”的越南下龍灣。

想到當初劃船的時候,導遊小姐在後麵看著,她原本還在想著確定要這兩個老人自己劃船嗎的時候,卻被這兩個人給嚇到了。她都還沒有坐穩,船速就已經跟被鯊魚追似的劃得老快了。

客家風情園——掩映在青山綠林間,路旁的奇石怪樹,形如天然的盆景。那粗壯的根係紮入巨石縫隙中,顯示了客家人頑強而旺盛的客家精神。步入石屏洞洞廳,一排鍾乳石像屏風一樣把洞廳隔成前廳和後廳。遊客坐定,客家古樂、舞蹈驟起,蘆笙悠揚,舞姿優美,歡快的旋律在洞廳中回蕩,所產生的溶洞共鳴效果是其它任何地方欣賞不到的。這裏客家風情古樸濃鬱,客家婚俗表演、客家擂茶茶藝展示、客家民俗飾物展覽、苗、壯、彝、瑤、侗、黎少數民族風情表演等豐富多彩、異景紛呈的客家節目令遊人留連忘返。

大慈岩——設在溶洞中的觀音殿堂。洞中巨型觀音佛像身高8米,“為福建省內之最”。洞中佛光神影,煙霧繚繞,經聲朗朗,如佛國仙境。這融岩溶景觀與佛教信仰於一體的洞天福地,以其鍾靈毓秀的靈驗,吸引著眾多的善男信女朝聖觀光。

還記得,那個觀音的高大形象,是無法抹去的,那種威武的感覺,也是表達不出來的。更重要的是,站在那個地方的時候,真的快要被凍死了啊……

七層寶塔——天鵝洞處處有奇景,這裏隱著一座“七層佛塔”,前有雙獅據守,下麵是無底洞,人們不要忽略了,這裏還有一位麵壁默立的光頭小和尚。

其實對於這七層寶塔,北墨更記得的是,跟水母狀一樣的石頭,看起來可好玩了,還有很多很多的奇景。

就像七仙女啊,他還記得那七個石頭屹立在中間那身影,讓他不能不陶醉,也是終生忘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