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章 靜待契機(1 / 2)

勉強壓抑內心的震動,趙禎故作鎮定的將蕭和送出宮去。一旁服侍的陳總管雖然對此十分驚訝,卻也並沒有出聲阻止。因為他自己也已經很久沒有見到趙禎這個年輕的皇帝像今日一般朝氣十足的模樣了。

身為君王,在旁人看來是高高在,然而對於自己這個最接近皇帝的人來。從他看著趙禎從太子一步步走向帝位,便是一個幹勁十足的少年變成如今老氣橫秋模樣的過程。因為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早已讓這位年輕的子失去了本該屬於這個年紀的進取之心。

而現在,那個自己曾經最熟悉的官家似乎又回來了,對於陳總管來,實在是不忍心阻止。即便趙禎現在的行為並不符合他身為君王的身份。而當蕭和戰戰兢兢的離開之後,陳總管頗為高興地道:“好久沒見官家你如此高興了。”趙禎一愣,旋即有些愧疚的道:“老陳,這些年來真是有勞你了。朕荒廢了這麼久,現在總該要做些事情的!”完,趙禎的眼神之透出一絲果決。

這時候,陳總管知道,他記憶之的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君王,真的回來了。

另一邊,回到龐府的蕭和回味著今日在宮對趙禎的那番話,不由得有些後怕起來。一回自己進獻的沙盤與兵棋推演如此之快便傳到了汝南王趙允讓的府。而這一次的談話雖然在場的隻有三人,但也保不齊自己那“驚世駭俗”的言論會散布出去。若是被那些臣們知道自己居然在皇帝麵前出如此“離經叛道”的話來,想必自己的政治生涯便會提前結束了吧。

如此一來,自己還有參加什麼科舉的必要嗎?不過,蕭和顯然低估了趙禎對於此次談話的重視程度。蕭和不知道的是,在自己離開皇宮之後,趙禎便立刻讓陳總管將蕭和的一番見解看法全都記錄下來,並且嚴格保密。由此可見,趙禎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他不想以為一次這樣的論策便讓蕭和永遠失去進入大宋朝堂的機會。

或許,現在還欠缺一個變法的契機。蕭和思忖著,若是讓所有的人都意識到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想必再驚世駭俗離經叛道的觀點,也會有一線機會吧。而眼下,這個機會似乎正在漸漸出現。那便是西北大宋與西夏間的戰局,以及之後隨之而來和議。

蕭和知道,即便同西夏的戰爭大宋一方暫時去的風,但以目前宋軍的實力,也無法徹底將西夏滅亡。所以,一旦戰局堅持不下,大宋朝內的大臣們便會慫恿皇帝議和。而為了達成議和,甚至會不惜出賣一定的利益。

在蕭和的記憶,慶曆年間同西夏的和議內容裏,雖然西夏取消了帝號,由宋冊封李元昊為夏國主,許自置官屬。但也不過是名義向宋稱臣,奉正朔。而大宋卻需要每年賜給西夏七萬兩白銀,絹十五萬匹,茶三萬斤。另外,各種節日還得另行賞賜。得好聽點是賞賜,得難聽點便是花錢買平安。

而麵對這樣的窘境,大宋卻幾乎沒有任何辦法。軍隊在戰場占不到便宜,談判桌自然談不出什麼利於自己的結果。正因為如此,這才有了後麵所謂的“慶曆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