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神格 三(2 / 2)

作為道家文化的精髓,我想不但隻是對道之理的各種闡述,那是可見可查可知的一部分,是屬於陽的;其主要的則是屬於陰的一部分,是包括技術性傳承在內的修煉實踐過程。萬物負陰而抱陽,我們所能抱住的,是道之理。誰也不能保證自己靠談先聖的書就一定能得道。因為修煉實踐過程本身也是陰陽所構,先修得道的師父的口傳心授是基礎是陰的一麵;自己修煉的過程把握是明顯易知是陽的一麵。因此我們如果走一條與萬物之象相反的修行道路,明理但不執著於理,重修煉但以師導為主,那我們的技術性可能才會有把握。

對於道的體悟,當你沒有頓徹之前是離不開道理的明的,明的結果可能就是導你入陰。因為人的本心是背道而馳的。悟徹以後看待一切的理,均有其缺陷的一麵。“”總不能空,“”總隻能入有形,有形的教就象筏子度人過河,上了筏子不等於就到了目的地。這個筏子終究被遺棄此人方能超登彼岸,若一味乘筏瀏覽,守而不棄,終究會架不住風浪的來臨而變利為害。

談到修煉元神的技術可能,其根據主要是人身本體就是一個和諧的宇宙開放巨係統,人體自身的陰陽全備,五行相生,唯一能打破這種和諧的因素就是人的本心,唯一能促進這種和諧升華的也是人的本心。這就象古人所的:“本源自性佛齊修,迷悟豈拘先後”“悟則刹那成佛,迷則萬劫流”。人本身具備佛性然而識心生垢,明鏡蒙昏,見性者還當從識心下手修起。

這種和諧和升華就是利用人身具備的開放係統中的精華--諸神,通過一定的方法使其打通和維持與大的宇宙--地間有一個永久的通道--外丹的形成。這個通道提供給人體一個能量供給,比較起常人來,修煉出通道的人就獲得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當然此處所的“取”和“用”都不是本心所為,而是聖人所雲“無為”之治。治的是整個人體有形的一麵。現代練功人中出現的自然“辟穀”就明了這個問題。

人在修煉中出現的自然不想吃東西,但精神卻越來越好,時間長的可達數年之久。經過科學實驗記載證實的也有幾百的情況。這種不食而能生存下去的現象在醫學上是解釋不通的。因為醫學對於人體能源的來龍去脈是封閉性的分析。而“辟穀”造成的結果卻是開放性的。人是可以排開食物的渠道而直接從宇宙間獲得能源的。

當然人為的“辟穀”與自然狀態的“辟穀”有著本質的區別,後者盡管看起來是被動的,其實質卻是主動的,因為領先的是自我潛在意識--神的作用;前者看起來是主動的,實質卻容易導致人走到被動的一麵去。因為人心對於整個身體的狀態和其需要不可能全知無遺,顧此失彼就是被動的開始。“無為”治人體有形的一麵是古人倡導的修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