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韓九上一世八九十年代的時候,農村還是到處可見那種泥土做的房屋,俗稱土房子。都是用水和泥,並摻入麥糠或麥草之類植物粗纖維,再成塊狀壘砌,牆的兩麵上夾板,並用榔頭等器具把泥土夯實。每砌好一層,晾幹後才可以進行下一層的壘砌!
現在韓九也要借鑒一下那種做法,將稀泥巴和切碎的雜草攪拌在一起,用做木材之間的填縫劑,他心裏想這效果應該也是可以的。
幹就幹,立馬動手讓幾個熊孩子開始堆疊,放好一層就讓他們用自製填縫劑把木材之間的縫隙填上。在一米左右的高度,韓九準備留窗戶了,將木材中間砍掉不要,繼續堆疊,這樣窗戶就留了出來。考慮到采光問題,他特地留了三個窗戶,同樣的方法還留了一個門,這樣屋子裏就可以保持亮通通的狀態。
木屋的四壁很快就弄好了,在著急發育的力的身高助攻下,木屋現在就剩下個屋頂了。而韓九看過兩老頭的屋子,所以決定做個坡屋頂,讓木料挑出牆麵,這樣可以在下雨下雪的時候牆麵不會濕。然後再在主梁上鋪更更密的木料,然後鋪上苔蘚、樹葉、樹皮、木板等材料,這樣一個實用簡單的屋頂就弄好了。
韓九還特地在門口留有一個平台,夏季乘涼冬季儲物都不錯。隻可惜他不知道如何做一扇門,隻好讓門的位置先空著,之後再想辦法。
再然後,韓九讓力幾個熊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將木料切割成平板,另一組將切好的平木板仔細地平鋪在地上的橫木上,這樣一個與地麵有距離的木地板就做好了,這樣有利於排水,防潮。
最後,切除從四周伸出來多餘的木材,仔細修整一番,清掃掉殘留的木屑,泥土。就這樣,在熊孩子熱烈的情緒下,第一棟簡易卻舒適的木屋就誕生了。
“哇~”幾個熊孩子都兩眼冒星星的看著剛誕生的木屋,控製不好自己的手腳,手舞足蹈著。
“怎麼樣,少爺我沒騙你們吧,這第一座木屋就給力好了,就他出力最多。”韓九很是嘚瑟的在他們麵前炫耀著,並宣布了這座木屋的歸屬。
其他幾個熊孩子聽到木屋不是自己的,臉上的表情一下子沮喪下來了,變臉真的是比翻書還要快。
“咳咳,你們都在幹嘛,還要給你們其他幾個造呢,都動作麻利點,爭取今晚上住在裏麵睡覺。”看到他們表情變化的韓九笑著道。
聽到他這樣,幾個孩子立馬高興起來,連帶著力又開始麻利的分工幹活了。
第一座木屋,因為大家第一次弄,還比較慢,花費了一個時辰。後來大家的速度就慢慢變快了,直到完全變黑為止,四座木屋成型在幾個孩子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