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間練武之人甚多,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練成一代宗師。這其中不僅是因為個人的資質不同,還有他們修煉的武功,以及對武學的堅持。那些絕頂的武功秘籍都被各個收藏起來,有些秘籍則被擁有他的人收好,但也有些武功秘籍並沒有被秘密收藏起來,隻是沒人敢修煉。因為這些武功秘籍都被列為“武之禁章”。
宋朝“靖康之恥”後,朝廷積弱,偏安一方。當時有很多人都想報效國家,重整河山。
王中孚便是這些人中之一。
王中孚,字子卿,生於一個家業豐厚的庶族地主家族。他自幼聰穎好學,孤傲不群,二十多歲時,已經是個美髯及胸,形質魁偉,膂力過人,任氣而好俠的英俊青年了。
“靖康之恥”後,王中孚與其他有誌之士一樣,參與科考,希望能報效國家。但官場的黑暗,讓他屢試不第。之後他又轉而考武舉人。他雖形質魁偉、膂力過人,然他卻早年學文。現在練武也晚了,和其他長期拳不離手的人相比,他也隻能當當吏員之類官,再升遷的希望不大。
從此,他一改過去不拘節、尚義好俠之風,變得沉默寡言。家人怕他總這樣會憋出病,便讓他外出遊玩。但這年頭到處打仗,王中孚出門才一個多月,就遇到了兵災,同來的仆人全部被殺,身上的錢財也被一搶而空。王中孚就這樣靠一路乞討四處流浪,從沒吃過苦的他,不久在終南山腳下病倒了。
這時心灰意冷的他,也不想再在這世上受苦,於是準備自己扒個大坑把自己埋了。誰知在把土扒開後,竟發現一本武林秘籍——《死生功》。
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王中孚開始修煉此武功。沒想到一開始練,他多年閉塞的經脈全部打通,僅幾年間,他竟成為下第一高手。
自此他改名王喆,號重陽子。
王重陽羽化之後,《死生功》便交到了他最得意的弟子“長春子”丘處機。
但奇怪的是,丘處機不但沒練這門讓師尊成名的絕學,還將他列為“武之禁章”。
龜息法、胎息法,是道教修煉長生不老的方法。根據這一理論,有人提出,讓身體內所有的組織都像這樣減少活動,這樣一來比修什麼道煉什麼丹更管用。此法一提出,立時遭到絕大多數人的反對,因為這全是違反了人體規律。
但也有些人認為此法可行,並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稱之為《逆經》。但此法確實有違理,因此也被列為“武之禁章”。
一個普通人,在遇到危難時,會突然爆發潛能,發揮超常的力量。
不過這種超常是無意識的。
習武之人就是通過修煉來激發潛能,當他們遇到危險時,他們會主動提升功力釋放潛能。但這樣做是要付出代價的。輕者穴脈堵塞大病一場,重則經脈盡斷、武功全廢……
但有一門武功,從一開始練起,就在消耗潛能燃燒生命。這便是少白翁所練的功夫——《度日如年功》。
這套神功也屬於“武之禁章”,但因提升功力快,中間危險。多年來一直都有人修煉。南宋末年,有人修煉此功來抵抗蒙古人。宋亡之後,此神功也隨之失蹤。
少白翁原名邵白溫,二十歲生日那,無意得到了《度日如年功》。
此功修行一,相當於別人修行一年,當然也要消耗一年的壽命。一旦開始練,就要連續練上六十。邵白溫是個有誌青年,他寧可要短暫的輝煌,也不要空活一世。曾經有好幾個方士給他算過命,他的命很奇怪。他的先壽元是百歲,但後命格指出他隻能活四十歲。
他現在終於明白是怎麼回事,但他一點也不為此而感到惋惜。與此相反,他還很高興,因為最近他的支持者越來越多,他在江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他感覺離武林盟主的地位也越來越近。不僅是少白翁,連鎮子上的其他人也很高興,因為鎮子上來人了。
這個鎮子是方圓最大的一個,周圍也有三四個村落,每到趕集的時候,也是很熱鬧。現在離集會的日子還早得很,但已陸陸續續的來了不少人。
這些人都不是周圍村子裏的人,手裏拿著的也不是要換錢的特產,而是一柄柄讓人心寒的兵器。這個鎮子雖然不封閉,但對於武林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他們也不知道。
以往也出現過集會時,有幾家打把勢賣藝的,因為搶生意而大打出手的。再加上偶爾過往的客商們渲染,鎮上的人都認為江湖中人都是那種:伸手五支令,拳手就要命,瞪眼宰活人的主。所以這些人剛來的時候,鎮上的人都非常害怕。白不敢做生意,也不敢上街,到了晚上就早早地回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