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 魂消魄散(1 / 3)

石漢卿頓時臉如死灰,抬頭看到趙光義冰冷的神情,隻覺得後脊梁一陣陣地發涼。

儋珪是誰?那是當年被世人稱為“河東白龍”的潞州昭義軍節度使李筠的愛將。李筠曾自傲地對外宣稱:吾有儋珪槍、撥汗馬,何憂下不平哉!“狂槍”儋珪就是李筠傲視下的根本。可是,在宋軍兵臨澤州城下之時,他卻騎著李筠的撥汗馬,憑借著掌中丈二霸王槍,殺出重圍,絕塵而去。

如今這位下落不明的潞州第一悍將卻出現在殿前都虞候張瓊府中,不僅如此,他還帶著李筠昔日的愛妾李劉氏以及李筠的遺腹子。李筠的長子李守節現下是大宋單州團練使,據尋訪劉氏母子多年,一直是音信杳無。張瓊為什麼會收留他們,難道他不知道他們的身份嗎?張瓊意欲何為?

張瓊乃宋太祖手下死忠之士,曾於後周攻打南唐壽州之時,以身為陷入城壕皮筏中無力躲閃車弩的宋太祖擋了一枝其大如椽的箭矢,因此救得宋太祖一命。其時,張瓊險死還生,箭簇深入髀骨,堅不可拔,張瓊索酒滿飲,自拔箭簇,破骨而出,血流數升,神色自若。宋太祖感念其忠勇,甚嘉許。宋太祖即位,以張瓊擢典禁軍,為馬步軍都軍頭、領愛州刺史,及趙光義遷開封府尹,宋太祖以殿前衛士如狼虎者不啻萬人,非瓊不能統製為由,詔令張瓊為殿前都虞候,遷嘉州防禦使。

“本王在殿前司之時。爾與史珪皆本王肱骨。而今張虞候用事,爾等亦與其交厚。但張虞候豢養叛逆餘孽,此事卻是牽係著謀反大罪。本王知道爾與史珪現今已深得皇兄器重,為身家性命計,爾應當知曉利害。回去之後,爾與史珪商議一下,尋找個恰當的時機,及早稟明皇兄才是。”趙光義淡淡地道。

“下官多謝王爺提點。救命之恩,定當後報!”石漢卿拜服於地,再三叩首,心中已有計較。

由於氣炎熱,羅七君一連數日,高燒不退。雖仗著蕭藍若強盛的內力維持,仍是奄奄一息。李雲裳心急火燎,唇上竟然起了無數燎泡都無知覺。蕭人急在心上,卻是無能為力。李雲裳到得後來。已是不顧男女有別,衣不解帶地在車帷中貼身服侍羅七君,以便隨時為其擦身降溫。清潔換藥。

揪心的日子。終於在四人到達“噬魂穀”後方才如釋重負。“爹爹!你救救她!”李雲裳一眼見到李笙,連日的苦累加上內心極度的焦慮,終於力不能支,仰便倒。“雲姐姐!”蕭人一直關注著異常憔悴的李雲裳,伸臂接住了她的身子。李笙心中一驚,待探完李雲裳的脈搏。才略感寬心。

“神仙爺爺!你這是怎麼了?”安頓好羅七君和李雲裳,蕭藍若就帶著蕭人來到了“釋道堂”。“你們終於來了。”爾朱洞皺紋密布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意。“師父!長明燈滅了!”仙井道士愕然地望著風塵仆仆的蕭氏父子。“命難違!非人力而可為也!”歸元大仙神色如常,無悲無苦。“師父!”胡二郎和仙井道士忽地齊齊跪倒在歸元大仙的身前,泣不成聲。蕭氏父子見此情景,皆是大驚失色。

“神仙爺爺!你趕緊把這丸藥吃了。”蕭人急忙從懷中取出當年歸元大仙賜予的“還陽丹”遞到爾朱洞手上。“人啊!這世上有一種病。是任何藥石都無法醫治的,那就是衰老。能夠在彌留之際見到你們。已是非分之想了,上待我也算不薄。”歸元大仙拉住蕭人的手,滿臉的慈愛。

“藍若!你我雖四海漂泊,但歸根結底還是契丹人,遊子的根還在朔北。近來聞知遼帝耶律璟誅殺了太巫蕭古,圍繞著皇權,耶律氏和蕭氏的內鬥,已然波及上層。自淩雲老祖辭世之後,各方勢力爭先恐後地想要培植自己的勢力,這可不是個好兆頭。”歸元大仙憂形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