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節 假途滅虢(3 / 3)

府州折德扆因父親折從遠、三弟折苑珛、四弟折苑卿在中原之故,與二弟折德願善事中原之主。折從遠卒於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四弟折苑卿為趙光義四大護衛之一,也於一年前護主而亡。

“原來你就是那個辭國的儲君蕭人,難怪如此仗義,救人危難。聽,你是‘江南大俠’蕭藍若的公子,可是真的?”折賽花美眸流轉,雖年近三十,風韻不減當年。

“嗯!這次離家太久,我都快想不起爹爹、娘親、姐姐的模樣了。”蕭人唏噓道。折賽花聞言,頓時紅了眼圈。想想自己,自十二年前與楊郎來到晉陽,這有多少年沒有見過父母兄弟了。日前,堂弟折禦卿捎來兄弟折禦勳的書信,言道爹爹折德扆久病在床,恐去日無多了。

“娘子莫要傷心,改日你攜六郎延昭回去一趟吧!唉!宋帝趙匡胤已然平定了荊、湖,嶽丈、禦勳還有二弟重勳也與我漢國兵戎相見,以後若要相見,怕是阻礙重重了。”楊業一邊給耶律青雲和蕭人上著藥,一邊憂心忡忡地道。

宋建隆四年(公元96年),詔令改元乾德。宋太祖詔命文官知州事,置諸州通判並轉運使,令節度使所屬支郡,直屬朝廷。用以節製藩鎮,集權朝廷,始有朝臣知縣事。

“湖南”武平節度使周保權使人向朝廷告急,謂衡州張文表反叛,據潭州,攻朗州。宋太祖知道自己苦苦等待的機會終於到了,先命“荊南”高繼衝派水師討伐潭州,然後命早已蓄勢待發的慕容延釗為都部署,李處耘為監軍,領十州軍馬,率兵南下。

臨行之際,宋太祖對李處耘道:“荊南之都江陵,南逼長沙,東距建康,西迫巴蜀,北近大梁,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江陵內訌,你可假道江陵,趁勢取而據之。如此,荊南、湖南將盡歸大宋也!”李處耘久經沙場,自然是心領神會。當下,領旨出京,與慕容延釗回合。

李處耘向來武藝高強而又頗富智計,他的父親是“後唐”的檢校司徒李肇,潞州上黨世家,素有武力,在征討定州時,血戰契丹,力戰而死。“後晉”將亡時,他隨兄長到了開封汴梁。當時,契丹主耶律德光正忙著攻打晉帝石重貴,“後晉”叛將張彥澤率兵入大梁,大掠都城,殺人放火。當時不滿二十歲弱冠之年的李處耘“獨擋裏門,射殺十數人,眾無敢當者,及曉複鬥,又殺數人,鬥未解。”他因此名揚京師。後來,進入“後漢”的殿前司,憑著自己的功夫和機謀一步步走到了今。

宋乾德元年(公元96年)二月,慕容延釗與李處耘率部抵達江陵城郊百裏之外的荊門。“荊南”高保寅率眾前來犒師,李處耘笑著對高保寅道:“王師借道,別無他意。我家慕容將軍恰有病在身,不能出迎,望見諒!不過,傍晚將軍會親自設宴,為大家接風洗塵。”

高保寅大喜過望,原來他們真的隻是借道,不是所謂的“假途滅虢”。是夜,宴席之上,高保寅極力誇讚大宋之仁義,慕容將軍之威武。可是,不久他們就驚奇地發現,李處耘將軍怎麼退席了。

李處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夜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江陵城。然後,馬不停蹄進軍潭州。“湖南”大將楊師璠此時業已在“平津亭”擊敗並活捉了張文表,平定了叛亂。

慕容延釗不費一兵一卒,乘虛而入,拿下了幾乎已是空城的潭州,接著進攻朗州。這時,周保權派使者來言道:“我們已經平定了叛亂,請王師撤兵吧!”李處耘聞聽此言,大怒道:“你們當我大宋朝是什麼?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回去告訴你家主子,速速獻出朗州,否則,鐵蹄之下無完卵矣!”

誰知,“湖南”張從富卻拆毀橋梁,沉船堵河,伐木塞路,欲與大宋相對決。李處耘兵出灃江,假意渡河,暗中卻分兵上遊,偷襲渡口,一舉擊敗張從富,並抓獲了許多的士卒。

當夜,李處耘喝令將不投降的兵卒,殺之烹粥,分與左右食之。然後,故意疏於防範,使降兵逃歸朗州城。一時之間,城裏人心大亂,皆言宋軍食人,城池不攻自破。此役“宋”得“荊南”州三、縣十七、戶四萬二千三百;得“湖南”州十四、監一、縣六十六、戶九萬七千二百八十八。

趙匡胤下詔封“荊南”降主高繼衝為馬步都指揮使、荊南節度使,緊接著又遷其為武寧節度使,調離封地。封“湖南”降主周保權為右千牛衛上將軍,在京師賜予宅院,令其與家人同住。

“泉州”陳洪進謀張漢思權,稱主“泉州”,上表大宋,兩屬於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