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未雨綢繆(3 / 3)

南唐兩黨之爭,終以兩敗俱傷,落下帷幕,致使本已風雨飄搖的南唐******,更是雪上加霜。

“如今唐主升洪州為南昌,建南都,怕是要遷都南昌了。”胡大可不無憂慮地道。“文獻太子李弘冀鳩殺皇太弟‘晉王’李景遂,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卻是為人做嫁衣,成全了素不張揚的‘吳王’李從嘉。隻是,從嘉太子優柔寡斷,卻並非江南之福。”蕭藍若雖與李從嘉莫逆,卻是深知其稟性。

李從嘉早年因懼怕太子李弘冀的疑忌和加害,縱情聲色。寄情於筆墨書畫,沉溺於詩詞歌賦。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因篤信釋佛,性情寬恕柔弱,好生戒殺,不恤政事。李從嘉雖才華橫溢,驚世絕豔,卻非殺閥立斷的帝王之才。

“蕭兄弟真是一語道破機,如今主弱國衰,倘若宋軍過江,首當其衝就是咱們這白鷺洲。”胡大可望著蕭藍若道。蕭藍若思慮再三,終於長歎一聲,道:“大哥得不錯,為今之計,也隻有遷居了。”胡大可頓時喜不自禁,道:“我在蘇州有一座老宅,一直都由三女子和女婿經營著。前些日子,我已經安排她們在老宅對麵新起了一座庭院,估摸著已是完工了。”

蕭藍若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胡大可,揶揄道:“胡大哥倒是個急性子。”胡大可老臉一紅,訕訕地“嘿嘿”一笑,道:“吳越雖是個國,好在遠離戰火。況且,國主錢俶倒是個妙人,無論中原王朝如何更新換代,他都能立於不敗之地,這‘善事中原之主’的祖訓,他卻是心領神會,無怪人稱‘不倒翁’啊!”蕭藍若淡然一笑:“既然胡大哥都已安排妥當,就照你的意思辦吧!”

胡大可端起酒盅,一飲而盡,抹抹嘴,似乎意猶未盡。“那好!我這就安排人手,你也準備一下,盡早動身吧!”完,胡大可樂顛顛地出了書房。蕭藍若抬眼望向窗外蕭瑟的冬意,有些意興闌珊。

是年,宋太祖廢宰相坐論之禮,自此,皇帝身邊不複設座。子之下,皆需肅立。荊南節度使高保融死,弟高保勖立。原後周宰相李穀早先稱病不朝,終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治。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宋太祖用趙普計,調殿前都檢點慕容延釗為山南東道節度使,韓令坤為成德節度使,從此殿前都點檢一職,不再授人。宋太祖遣官往視諸州,度民田地,定民籍為五等。詔令殿前、侍衛司及諸州長吏,檢閱所部兵卒,驍勇者升其籍,淘去老弱。

六月,宋太祖趙匡胤在皇宮偏殿設宴,宴請開國的重臣。酒過三巡,宋太祖突然表情凝重地道:“朕自登基,無一日安枕。常想自唐亡以來,五十餘載,居然有八姓十二君,篡竊相繼,變亂不休,民不聊生。朕欲息兵安民,讓黎民百姓安養生息,永享太平。眾位愛卿也能永享富貴,福蔭子孫,也不枉我們生死相交一場。”

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趙彥徽、王審琦、王彥升等十餘位禁軍首領頓時如雷轟頂,隻覺大禍臨頭,皆是拜服於地。石守信含淚道:“二哥皇上,大哥已經遠走山南,如今請你給我們指點迷津。”宋太祖趕忙起身相扶,道:“眾位兄弟,非是朕不念舊情,實是為情勢所迫。若是他日亦有人將黃袍加與爾等之身,卻又如何啊!為今之策,隻有爾等放下手中兵權,朕將與你們廣置良田,多蓄金銀,讓你們每日裏歌舞升平,把酒言歡,以終年。”

眾將聽罷,知是皇上對自己最好的安排了,全都欣然領受。翌日,他們各個辭去禁軍頭銜,到各州郡任職去了。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