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啟程(1 / 2)

剛剛睡醒的太陽,溫溫柔柔地把金色的陽光撒在了鎮南堡的平頂房屋上,清爽的空氣和著田野裏莊稼的味道,偷偷地灌進了眾人的鼻孔裏。

這些日子的休息讓眾人覺得渾身有勁、神清氣爽;一切準備就緒,今就奔向真定古城了。向風領著眾人向堡主、名士大師、綠水仙翁告了別就踏上了進城的路。由於離那個約定的時間還早,所以大家悠哉遊哉地出發了。邊牧鬧鬧托著桃心貓在隊伍左右顛顛地跑著。

俗話講,三個女人一台戲。這下好了,好幾個女孩子湊在一起,一台大戲了。在馬上互相取笑著,樂著,好不熱鬧,嘰嘰喳喳地,像進了百鳥林一樣,引來在田野裏幹農活的老鄉們抬頭觀望,好奇並驚訝地看著這隊紅男綠女。田野裏各種蟲子也合唱似的嘰嘰咕咕地叫著,在為這隊異樣的人馬送行。

路過楊莊村的時候,向風懷著複雜的心情看了看那三棵老槐樹,“鷹哥,你放心吧!唉!”那三棵老槐樹下埋葬著青鷹和他的坐騎。向風默默地懷念著鷹哥,晶瑩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齊梅偶然回頭看到向風的情緒有波動,就打馬回來,走在向風的旁邊,用溫柔的眼神安慰著向風。

“豆腐腦!”然子的興奮的聲音勾起了大家食欲,隨著然子的叫聲看去,大家發現在路邊有個吃攤子,異常的幹淨。大家下馬來到攤子前一問才知道,這就是“江湖上傳”的賈家豆腐腦。

這隊人馬呼啦啦地占滿了攤周圍的桌子,忙得老板的臉像開了花一樣。

“我吃過老豆腐,比這豆腐腦老點,也挺好吃的。”刀疤臉粗聲粗氣地自言自語,但眼睛卻看著然子。

然子抹抹嘴上的豆腐腦,道:“老豆腐和豆腐腦都是咱們河北鄉間有名的大眾吃,做法基本相同。但由於調料不同,風味嘛,各有千秋。《故都食物百詠》中稱老豆腐:“雲膚花貌認參差,已是拋書睡起時,果似佳人稱半老,猶堪搔首弄風姿。”豆腐腦如妙齡少女,老豆腐則似半老佳人。豆腐腦多在晨間出售,老豆腐則在午後。豆腐腦澆鹵,老豆腐則佐醬油等素食之。你呀,刀叔叔,老豆腐嘍!”

“你子,作死!”刀疤臉假裝生氣地用筷子指著然子吼道。

“來呀,刀叔。”然子一邊做著鬼臉,一邊逗著刀疤臉。

“叮~鐺~”,“嗚哩哇,嗚哩哇~”一隊迎親的隊伍走了過來。一水的馬車,馬頭上戴著紅纓穗兒,馬車夫的鞭子稍兒上也綁上了紅布;頭車的車棚是用紅綢緞蒙上的,車棚前後左右的都貼著大紅的雙喜字。一個徐娘也坐在頭車上,打扮得不著調似的喜氣洋洋,臉上的皺紋裏都填滿了甜蜜。一個接親的娃娃露著紅撲撲的臉蛋,從頭車的門簾縫裏向外張望著,高興地想著拿到喜錢要買糖吃了。

一身嶄新的新郎咧著嘴樂著給過往的鄉親們發著喜糖。

齊蘭剝開喜糖放進嘴裏,癡癡地望著接親的隊伍,不知何時然子湊到齊蘭耳朵旁邊道:“別著急,我娶你的時候用八抬大轎,哈。”

“討厭你,討厭你。”齊蘭嬌羞地擰住了然子的耳朵。

齊梅幸災樂禍地笑著,羞羞地偷眼看著向風,一抹紅暈飛到了臉頰。

齊菊扯了扯唐鵬的一角,微微一笑,唐鵬點了點頭,摟緊齊菊。心有靈犀一點通。

彩虹仙子和林霞兒撫摸著鬧鬧和桃心,臉上露出酸酸的表情,輕蔑地看著遠行的迎親隊伍。

人有千千萬,心情各不同呀!

唐鵬久居塞北,對中原的風俗人情不了解,想借這個機會問問然博士,道,“博士,這中原結婚娶媳婦都是這樣嗎?”

“也不是了,看這家應該是個土豪啦,迎親用了大馬車。平常人家呢,女兒都不會嫁的太遠,都是三裏五鄉的,迎親會用轎子。”

“八抬大轎?”唐鵬問道。

“不是,”然子知道唐鵬偷聽了他和齊蘭的對話,臉色微紅,接著道:“在結婚當,男方要用四人抬的轎子去接親,還得有8名吹鼓手,另外要有八名弟、侄提八盞燈籠,男女娶客(qie)多名。新郎呢,你也看到了,要穿長衫、戴禮帽、插花披紅,騎大馬,到嶽父家禮拜,女家再給新郎披紅插花,這叫‘十字披紅雙插花’。”

“新娘上轎時,雙腳不能著地,要同輩人用圈椅抬入轎子裏;到了男方家下轎時,講究更多了,”然子喝了口水,接著給唐鵬介紹,“男方要派一名老人和一名兒女齊全的嫂子去掀轎簾,還要送紅棗、花生、栗子、五色線等給新娘,意思是巧媳婦、早立子、花插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