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唐·開元二十九年,一日早朝,玄宗皇帝剛剛坐定,陳王府參軍田同秀上前啟奏,曰:啟稟陛下,微臣昨晚作了一夢,夢見桃林縣函穀關丹鳳門上紫氣縈繞,玄元皇帝(老子)飄然其中,臣正欲上前叩拜,隻聽他老人家:吾藏靈符,於尹喜老宅。”完就不見了。臣不解其意,奏請陛下聖裁。”玄宗聽後大喜,立即派人到函穀關尋找靈符。果然,在函穀關原關令尹喜老宅西邊挖出了一道“靈符”-一個桃木製成的木片,上麵寫著:“十十十木”四字。眾人皆不解其意,隻得將靈符送往長安,呈送玄宗皇帝禦覽。玄宗拿著靈符,左看右看,怎麼都看不明白,眾臣也看不出什麼名堂。善於趨炎附勢的田同秀見狀,試探著道:“微臣的看法不知對否,不敢妄言。”玄宗曰:“愛卿發現靈符有功,但講無妨。”田同秀便道:“臣看這幾個字合起來似是古書中的“桑”字,三個十字,外加一個木字,將木拆開則為一個十字,一個八字,合起來是四十八。”這樣一,群臣皆有所悟。”
“四十八,四十八,玄元皇帝保佑吾皇四十八年的盛世啊!”一位大臣居然高興得大叫起來。玄宗大喜,認為此乃老子對他的恩賜,於是將年號“開元”改為“寶”,並將發現靈符的桃林縣改為靈寶縣。
參軍田同秀因進獻靈符有功,得以步步高升。
正文:
大唐自高祖皇帝開國以來,經過數位子的勵精圖治,終於換來了玄宗一朝的開元盛世。盛世之下,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人口也隨之劇增。此外,大唐一直與外通商,常有很多外國商人來到長安經商。長安乃大唐之都,本就是全國人口最多的地方,如今又增添了很多外地人,因而終日是人來人往,未有間斷。由於眾人來往頻繁,他們所經過的路段周圍便也隨之有了很多的茶館,客棧,以供路人享用。其中最有名的客棧當屬掌櫃蘇半所開的迎賓酒家了。迎賓酒家集客棧,茶館於一身,乃是長安城最大的客棧,其位置也是在最繁華的市坊之內,因此每日都是賓客滿座,熱鬧非凡。
這一日,不知何故,迎賓酒家突然貼出一張布告,上麵寫道:聞聖上得寶,佑我大唐,盛世之象,千秋萬代。唯有盛世之下,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吾感盛世之恩,心血來潮,願散盡家財,以供京都乞丐三餐之溫飽。三日之內,凡有乞丐上門者,必以美食佳肴相待,分文不收。三日過後,則改換以往。吾特意張貼此布告,願京都乞丐能夠俱來迎賓酒家用餐,吾自當不勝歡迎。”
城中的乞丐聞得此事,紛紛趕去混吃混喝。直至三日過後,乞丐們才都在店二的驅趕下,一個個悻悻地離開了。掌櫃蘇半本以為此時店中已無那混吃混喝之人,不想,一個人的出現倒讓他覺得自己好像錯了。這個人三日以來,每日都在店中喝得酩酊大醉。而今已是第四日,他依然留在店中喝酒,絕口不提結帳一事。蘇掌櫃教二前去試探這個人,如果此人身無分文,就立馬將他趕走。二依照囑咐,雙手抱著一壇上等美酒朝那個人走去。那人大約二十餘歲,身穿粗布長衫,腰間佩帶著一把非比尋常的寶劍,之所以非比尋常,那是因為,寶劍的劍鞘乃是上等的和田玉所製。二走到飯桌前,向那人朗聲道:客官,這裏有壇珍藏了二十年的女兒紅,客官想不想品嚐一下啊?那人道:既是美酒,當然要好好品嚐一番!那人話之時,情緒顯得很是失落,且語氣低沉,顯然是在借酒消愁。
二又道:若要品嚐,倒也不難,隻需客官將今日的酒錢先付了吧!那人一怔,道:怎地還要付錢?不是可以白吃白喝嗎?二麵色一沉,道:本店隻規定可以白吃白喝三日,如今三日已經過去了,所以該付今日的酒錢了!那人又是一怔,半晌才支支吾吾地道:原,原來是這樣!二見狀,認定此人身無分文,便趾高氣揚地道:你若是想賴賬,我們就抓你去見官!那人聽罷,將腰間的佩劍解了下來,道:此劍的劍鞘,劍身,皆是上等的和田玉所製,你先拿去結了今日的酒錢吧!完,便將佩劍放在了飯桌上。二見狀,一時拿不定主意,隻得跑去和掌櫃商量。很快,蘇掌櫃便聞訊趕了過來。好在蘇掌櫃倒是一個識貨之人,他一眼看出此劍絕非尋常之物,心中又驚又喜,卻又帶點疑惑的口氣問道:客官真的願意用此劍去結賬?那人麵無表情地道:我蒲某人從不假話,掌櫃盡管放心便是!蘇掌櫃聞言大喜,心道:此物少也能當個二三百兩銀子,今日算是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