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恩深義重, 以圖報答謝朋友(2 / 3)

沛公:“當年火頭確實是火頭軍,他在少林寺燒飯給大家吃,所以力氣驚人。而一個寺裏的夥夫其實是最關鍵的人物,因為他要公平公正,否則就會有分配不公的問題。林老師在那個時候是一個沙彌,無意間發現火頭在偷偷地練習少林寺的武功,因為他年紀,也不懂什麼人情世故,所以就向主持方丈打了報告。因此火頭的火隻練成了純陽之火,沒能練成三味真火,功力打了折扣。兩個人是這樣結了梁子。”

沛公:“其實火頭本來應該感謝林,因為他當時的悟性還不足以練三味真火,所以到後來他成名之後,悟性也到了這一層,知道不該怪林,於是心結是解了,但是怨氣還有。”

鄧工:“為什麼林老師總是在測試內存條,他是不是有固執病啊?”

沛公:“靈界的儀器需要DDR一代內存,所以他們需要有信得過的供應商;林老師是從就被靈界幹擾長大的,所以他的為人靈界的人都非常清楚。最終大家都同意培養林老師來作內存的供應商。林老師測得多了之後就會發現他得到的都是珍品和極品內存,而且他的測試是量化的,隨之而來的好處是定價會比較好辦,按質論價。”

沛公:“慢慢地林老師就會發現,其實大家來到他的周圍都是為了幫助他成就,包括他曾經很憎恨的人。可是真到他全部明白這些事理的時候,他不一定會覺得開心。打一個比方,一個孩子什麼事都不懂的時候,你遞給一個乒乓球給他他會很開心。等到他長大了,他就想要一部汽車才滿足得了。所以林老師發現大家是來幫助他的時候,對他來是他虧欠了別人。本來他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了,到最後發現其實他一直沒懂。而他周圍的人是不斷地苦口婆心地勸他走正確的道路。”

“雖然他最終是成就了,可是很多幫助過他的人他沒有辦法再回報他們,很多參與這個培養計劃的人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但是大家都默默接受了這個事實。所以,論修為,他比不過很多人;論勤勞,他也比不過很多人。”

沛公:“但是他的快樂王國的構想是大家樂於看到和幫助實現的。因為我們人生苦短,能夠在苦中感受到快樂的心情,這是大家都非常希望過的生活。還有他提出的400元一台電腦實現一個創業夢想的主張,也是大家非常喜歡的。眾大能者,都積極支持他在低端電腦上開發出有用的係統,也支持他從網終寫作中獲得快樂和經費來源。”

沛公:“還有他對於安保建設的想法也很好,因為他生來就是超級負責,所以後來他帶出來的兵都是這個德性,這樣一來,靈界、人界、界都獲得了非常認真負責的安保員,這個工作別人沒法做出同樣的水平。”

“還有他管理的儀器設備都是長期熱備的,在他能力許可的情況下都是每測試8時左右,所以科研設備這一塊的工作,又是大家很喜歡的。因為他與器世間的師傅關係很好,所以儀器也聽他的話,出現故障的時候大家就找他去觀察和詢問一下相關的情況,解決問題比較有針對性,也很快。”

鄧工:“那像他這樣的人存在什麼問題呢?”

沛公:“他是習慣了高強度的工作,但是很多儀器、設備、人並不希望過這樣的生活,因此大家並不理解他,所以他很難融入一個團隊。即便最終大家是知道他的行為有道理,但是未必喜歡這樣的結果。誰都希望自己的是正確的。”

沛公:“有一些事情是超於人界的理解範疇的,所以林的成功,其實不是他個人的力量做到的,而是有一批的能人異士幫助他做到,隻是這些人並不想公開表示自己的身份。這恰恰也是林的苦惱之處,因為有時候他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自己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做,可是真的做下去之後又覺得確實該那樣做。所以,他就會懷疑自己的人生的真假。”

“對於普通人來,能夠見證一次奇跡就算是不枉此生,而林老師的一生會見證無數個奇跡,因此他也會產生害怕的心理。”

“在他的體內有兩個自我,一個是積極工作、勤奮認真的我;一個是被激發後擁有無限戰能的我。每戰鬥一次,他需要修複一次,於是短期的記憶就損失了一些,這也是他對於自己人生會產生疑問的原因。”

“但他的長期記憶是很好的,因為在年少和年青的時候,他並沒有轉變為戰士,所以相關的記憶他很清楚,也沒有太多的疑問。”

“我們佛界必須不斷幫助他和引導他,因為他擁有的戰能會越來越強大,他可以動用的資產也會越來越多,行動力越來越強,我們要確保他遵守最初的發願,也就是初發心。如果他保持得住,三界平安;如果他保持不住,爭端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