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爆炸(1 / 3)

公元166年,即明朝啟六年,五月的一,啟皇帝朱由校正在乾清宮吃早餐,耳邊突然傳來一聲巨響,接著大殿和桌椅開始劇烈震動,別看這位仁兄平時呆頭呆腦的,關鍵時刻還真不含糊,當即扔下飯碗,拔腿就跑,一旁站著的太監和宮女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大殿就塌了,全給埋在了廢墟裏。

逃過一劫的皇帝朱由檢,一溜煙兒的跑到交泰殿,剛喘了一口氣兒,就有人奏報,京城西南角發生了大爆炸,煙火衝,死傷無數。

朱皇帝的特長愛好是做木工建築,隻是命不好,才被人拉來做皇帝,對於這一現狀,他有很清楚的認識:自己的手藝是很好的,國家的事是很多的,而自己的精力是很有限的,所以自己應該一心一意的研究木匠手藝,對於這些民間的事兒,是不用關心的,就是死個千把人也沒什麼,誰讓咱大明人多呢!可現在不同了,自己的房子塌了,那還得了?當場就眼前報信的這個人奉旨去調查!

這個前來報信的,可不是一般人,他叫劉時敬,此人相當有才華,什麼精通陰陽曆算、奇門遁甲,是無一不通,解夢算命、測字看相,是無一不曉,總之是學校裏不學的,他都學,正常人不會的,他都會,因為他不用考試,因為他不是個正常人,他是個太監。能學會這些神鬼之術,在當時不是人才,而是奇才!劉時敬不但是個奇才,還擅長機巧古怪的設計,自然很得木匠兼皇帝老板朱由校的信任和喜歡,所以一直做到司禮監秉筆太監,僅次於掌印太監,是太監裏的二號人物。就連當時的一代權監魏忠賢也拿他沒辦法,隻能拚命拉攏,不為別的,隻要別和自己過不去就行,但這位劉公公似乎並不買賬,還經常當麵嘲笑挖苦魏公公,搞的九千歲很沒麵子,但又無可奈何,隻能背後罵兩句出氣。

既然是皇帝大人親自下的命令,劉公公自然不敢怠慢,當即就趕赴爆炸現場,城西南的王恭火藥廠。

雖原先有些心理準備,不過真正到了現場,劉公公還是感到一種深入骨髓的驚恐,因為眼前的這一切就如同修羅鬼獄一般:周圍的房屋建築早已被夷為平地,人頭、肢體多得幾乎覆蓋了地麵,有些個人被飛濺的磚塊和碎石打中,或是身體洞穿,腸肝心肺外泄,或是頭顱破碎,腦漿橫流,還有一些人被爆炸的氣浪卷到空中,而後跌落在地上,被活生生摔成了人肉袋,被大火燒焦的人畜屍體,更是隨處可見,個別屍體上仍竄著火苗。彌漫在空氣中的焦屍和血腥氣味,令人陣陣作嘔,掛在殘垣斷樹上的碎肉和肝腸,讓人不寒而栗。

奇特的是,這裏的死屍不論男女老幼,皆是赤身裸體,身上的衣物不知去了哪裏。更詭異的是,有人報告,街上原本有個五千斤重的石獅子,現在卻飛到了順城門外!

劉公公按下心中的疑惑,走到了王恭廠的火藥庫,這裏是爆炸的中心地帶,原來占地數畝的倉庫,現在隻剩下一個巨坑,一些震碎的房梁桌椅散落在坑裏,為了能發現引起爆炸的蛛絲馬跡,他就命人將這裏清理一下。

不一會兒就有人送上來一塊巴掌大的石頭,沒有紋飾,外形像個匣子,是在坑裏發現的。劉公公看那石匣,表麵細膩,通體成青黑色,拿在手裏感到陣陣溫涼,便自語道:“真是奇怪呀,這裏的磚石都被炸成了粉末,而這個巴掌大的東西竟然沒有損壞分毫,而且在大火之中,還能保持這般溫涼,果真是匪夷所思”。

劉公公即刻找來幾個火藥廠的管事詢問,不過並沒有問出個一二三來,可直覺告訴他,這東西絕不簡單,於是就吩咐下去,不要對外聲張,然後收起了石匣。

回到家裏,劉公公再次把玩起了這個石匣,若是往常忙碌一,此時應該困乏疲憊,而那石匣發出溫涼,由掌心擴散到全身,這疲憊之意竟被一掃而空,自己感到格外的精神。劉公公感覺這石頭很詭異,但自己又實在不認識,就對管家劉三:“你去請馬開光來”。

馬開光原名叫什麼,沒人知道,隻是因為他看東西極準,是當時最有名古董鑒定行家,不管是什麼玉石瓷器,還是寶劍字畫,瞅一眼就知道真假。不但如此,真的他能給你出朝代和來曆,就是假的,他也能看出是出自何派之手,而且從來沒差過,都他的兩個眼是開過光的,因此人送綽號‘馬開光’。

馬開光到了劉府,看過石匣後,也研究不出來什麼道道,就把東西拱手第還給了劉公公,臉色尷尬的:“實在對不住了,的才疏智短,認不得這寶貝”。

劉公公無奈的一笑,卻並沒什麼,隻是讓劉三拿了十兩銀子,送給馬二爺,算是辛苦費。

馬開光開始不敢要,可劉公公堅持要給,於是就接了,叩頭謝過後便要離開,可剛走出門口又回過身來,:“據的觀察,這物件不是玉石,不定是什麼藥石,大人何不找名醫張介賓問問呢,興許他能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