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讓人最高興也最無奈的便是突然一陣雷陣雨,賣涼茶的老漢笑嗬嗬地招呼著躲雨的路人,沒一會兒的草棚裏就擠滿了人。凳子,桌子,甚至是幹淨點的地上都有人坐著歇息,滿身狼狽的人擠在一起,有種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覺,很快就聊到了一起。
衣衫襤褸的少年把包袱墊在屁股底下,懷裏緊緊抱著個細白瓷的壇子,正豎著耳朵聽裏麵人的話,忽然一隻樹皮樣枯槁的手端了碗茶水遞過來;“這位哥,喝點水吧。”
餐風飲露的人,哪有錢去買水喝。少年連連擺手,“不用不用,多謝大爺,我不渴。”
“老漢今多了這麼多生意,這碗茶就不要你錢了。”著把茶碗放到少年人手裏,眼睛瞅了瞅少年人懷裏的壇子,試探著問道,“你懷裏抱著的,是骨灰?”
“嗯,是我娘親的骨灰,我要帶著她回老家去。”少年話剛完,草棚裏話的聲音都消失了。
離他不遠的一個中年人側頭打量了他一番,莫名道:“兄弟,我看你長得不差,也別等雨停了,趕緊走吧,爭取在黑之前離開這個鎮子。”
“為什麼?”少年不解地轉頭,他身上隻剩下不到十個銅板,每隻能吃一個饅頭,實在是沒力氣在黑之前離開這個鎮。更可況這風大雨大的,估計沒出鎮子他就先倒了。
“這位哥,你這一路上,就沒聽過這景泰鎮的怪事兒?”另一人滿臉神秘地走過來,開始講這景泰鎮的怪事。
景泰鎮最出名的是瓷器,連皇宮和達官貴人府邸用的瓷器都大半出自景泰鎮,這裏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會燒製瓷器,隻不過有兩大瓷商古家和餘家對瓷器買賣的把持,想在這一行裏出人頭地很難。好在這兩大瓷商相互牽製下也是給價公道,景泰鎮人靠著手藝賺錢,還算富足和樂。
直到十年前,古家的當家人琢磨出一種新的工藝,他用這方法燒製了一個美人瓶,獻給當地父母官,父母官又獻給了上司,層層上遞,最後這美人瓶到了皇帝的手裏。
美人瓶釉質細膩,形狀婉約,恰如其名。更妙的是,燈光流轉下,瓶身上繪著的美人如同有了靈性,櫻唇似啟非啟,目中泛著盈盈的水波,仿佛馬上就會飄然出現,一吐相思。皇帝見之大喜,欽點古家為皇商,每年進貢一隻美人瓶。
古家壓製下餘家,完全掌控了景泰鎮的瓷器生意,便開始壓榨當地的百姓。不僅收購瓷器的價格極為低廉,更宣稱景德鎮製作陶瓷所需要的黏土都為古家所有,任何人不得私自取用。這等於是斷了當地百姓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然而官府的人都不敢得罪古家,普通百姓又能怎樣呢?隻能眼看著日子一日比一日難過。
最難過的,當然是古家舊日的對頭餘家。
餘家在景泰鎮過不下去,便打算帶著老老搬家,連同安葬的幾位先祖一起帶走。刨開了墳包撬開棺材一看,近一半的棺材都是空的,餘家立即報了官。
可是官府的人也查不出個三四五六來,墳包棺材都是完好無損,陪葬的財物也一點不少,怎麼獨獨屍骨不見了?餘家是有人報複,箭頭直指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