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以武立世,爭與朝廷(2 / 2)

品茶人都知道:頭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華、四道清甜韻味暇。齊飄絮才會感覺不一樣,其實本質上真的沒有什麼質的改變。

因此把頭道茶比作少年期的涉世茫然,用剛沏泡的頭道茶水的渾濁來形容,應該屏棄泡沫,衝洗茶具,才能見茶湯清澈見底,韻味有神。

把第二道茶比作青壯年時期,那是因為第二道茶才開始飲用,第二道茶水中含茶堿和茶多酚最多,同時還夾雜著其他或多或少的雜味,喝起來常常帶有濃濃的青澀苦味,所以用這第二道茶水來形容青壯時的打拚艱辛期,青澀苦味。

第三道茶水――才是真正的茶。葉的好、壞體現韻味,這道茶水最醇,最甘甜,是最有韻味的,所以用這道茶來形容中年後的成果收獲期,最恰當不過了。

茶葉衝泡到第四道茶時,茶水清淡韻暇,會讓人回味留戀第三道茶的神韻清爽。因此,用第四道茶來形容老年時期的生活清淡,泛味。“人生如茶”道家把人的一生艱辛經曆過程濃縮於一壺茶水中,不無道理。

王浩自己明白其中道理,可不是誰都能形容的,其實王浩第一次也沒有找到感覺,直到後來經過多次品嚐之後,才慢慢有了感覺。

“茶不過兩種姿態:浮、沉;飲茶人不過兩種姿勢: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王浩對茶還是有一點心得體會的,喝茶的人,品的是心境,喝的是情懷。看茶葉在杯中沉浮翻轉,從平淡、苦澀到清香四溢,再到人走茶涼、口齒留香,這何嚐不是人生旅途的真實觀照。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齊飄絮也知道好多東西必須放下,時至今日還有什麼放不下的,畢竟,幾百年都過去了。

人不能隻活在過去,或者是活在先輩的陰影之中,人要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所謂的榮耀,付出自己短暫的一生,那樣真的值得嗎?

況且存在即有道理,沒有什麼對與錯,隻是看它們符不符合時代的發展,皇圖霸業不過是一句笑話,一個古人留給後人的包袱罷了!

“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一種自然發展規律,更是朝代在進步的表現,物競擇,適者生存。”王浩作為一個曾經的貴族,經過幾百年的變遷,經過一代代朝代的更替,什麼都看得比較淡了。

“王大哥,你這話的對,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皇圖霸業隻不過是一個玩笑,一個後人為之累死累活的包袱,或許包袱使一些人的存在有了意義。”齊飄絮先祖曾經也是一個貴族,可以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更是七國爭霸之一,可是如今已經過去那麼多年,誰又會記得。

曾經的春秋七國,已然變成曆史,那些事隻能用書籍來回味,那曾經輝煌的時代,隻能在一頁頁書頁找到,可是那又與我們這些後人有什麼關係呢!

“飄絮,以前你可聽過《乾坤萬年歌》或者《素書》之類的。”王浩知道有人是薑尚所著,可是又有多種法,究竟是誰所著,這真的無法考證,或許齊飄絮知道。

齊飄絮不知道王浩為什麼這樣問,但是還是回答道:“沒有聽過,這不是前幾才傳得沸沸揚揚,我想不知道都不行,沒得辦法,以前真的沒有聽過。”

王浩以為齊飄絮作為一個武聖――薑尚的後代,可能以前聽過,或者見到過,所以才有這樣一問。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乾坤萬年歌可能就是現在人作的,可想而知其中深意,看來有人的心如此之大――非下不取。”

現在的事情在明顯不過了,有人想下大亂,然後在乘機奪取下,隻是下怕是沒有那麼容易奪取,隻能這人太異想開。

“究竟是誰?有這麼大的雄心,就不怕到時候一事無成,空忙活一輩子,簡直就是異想開。”

齊飄絮不相信有人能夠成功,雖然當今皇上有時間很聰明,但是有時間卻是糊塗至極,特別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帝王,猜忌之心比誰都強,可以是誰都不相信。

“這種人是有,但是很少,那也明這些人已經準備好了,不然,他們也不會冒然動手,所以現在一張無形的網正在撒下,到收網時怕是真的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