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外的喊殺聲漸漸平息,諸葛騫戩落下最後一子……
“這一局,剛剛好!”
北冥國、邱楚國,東離國因使團皆被刺客所殺,所剩無幾,商瀾國調集士兵護送三國使團回國,並對外承擔保護不力全部責任。然,世人皆知,此次刺殺,商瀾國亦是損失慘重,折了護衛已是其次,攝政王被害昏迷不醒,平陽侯失蹤,至今未找回。
商瀾國乾宇殿內,小皇帝一臉焦急的來回在殿中踱步……江憶雨站在右側,左側是丞相聶風。
“啟稟皇上,張閣老,裘閣老,路閣老覲見!”
小皇帝走上台階,在龍椅上坐下來,“宣!”
三位閣老進殿,行禮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
“謝皇上!”
“路閣老,平陽侯找到了嗎?”
“啟稟皇上,臣已經將望山上下找尋了數遍,並未找到平陽侯爺!”
“平陽侯不會武功,遇到刺客隻需避開,怎得會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小皇帝怒極,此次四國會盟雖說各國都有損傷,但是商瀾國的損失卻是最重的!
“皇上息怒!此事急不得!”
“京國侯,平陽侯此次在乾宇殿前跪求朕同意隨行,實則是為了與你一起,如今平陽侯生死不明,京國侯難道不著急嗎?”
小皇帝本想對望山所發生的事,治江憶雨的罪,卻被聶風強行阻攔。此時此刻,看到江憶雨還是那雲淡風輕、不緊不慢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想到攝政王至今查不出病因,昏迷不醒,而平陽侯又是……對江憶雨自然沒什麼好臉色。
殿中諸人也都看著江憶雨,他們自是不像皇帝那般認為,隻是此時是關鍵時期,江憶雨所處的位置很重要!這是真正的牽一發而動全身!
江憶雨對皇帝的心思自是清楚,對大臣們心中所想也了然,對自己在這件事中的分量也是十分明白!
“皇上說得不錯!縱使平陽侯為了臣隨行致使他下落不明,臣也並不著急找到他。當日刺客來襲之前,臣奉攝政王之命暫緩離開斷後。臣相信刺客來襲之時,攝政王一定不會讓平陽侯離開馬車,可是平陽侯依然失蹤了。這場針對四國的刺殺到底是何人主導?背後有再怎樣的勢力?存得又是怎樣的心?我們不得而知。敵在暗,我在明,或許我們的敵人正在暗處看著我們,為了他精心安排的一切,自亂陣腳!所以臣以為,平陽侯的失蹤,其中大有文章。四國會盟之時,北冥國太子曾說,七日之後,取東離國玉姬山。雖然隻是北冥國與東離國的戰事,但是玉姬山與我國南部不遠,戰火會不會波及到我國,尚未可知!當務之急,皇上需盡快定出應對玉姬山戰事的對策,臣已向鬼醫穀發出帖子,請鬼醫到商瀾國為王爺診治。至於尋找平陽侯爺,臣懇請皇上將尋找平陽侯之事,交予臣來處理,臣定將平陽侯完整無缺的帶回來。”
江憶雨的一番陳詞,將問題的重點指了出來,讓小皇帝的憤怒平息了不少,那雙大眼睛也有了光彩……
“皇上,京國侯所言也是臣與二位閣老商議之後想對皇上進言之語!”
裘閣老說完,看著江憶雨說道,“但是有一點,臣不讚同京國侯!”
“裘大人,哪一點?”
“皇上,依照京國侯的意思,他對王爺和侯爺都有保護不力之責,如何還能將尋找平陽侯的重任交予京國侯呢?”
小皇帝沉思片刻,對張諫之說道,“張大人,你平日裏點子多,你說讓誰擔此重任合適?”
張閣老被點名了,隻得上前一步,與裘閣老站在一起,摸著八字須說道,“臣以為丞相大人最合適不過了!”
聶風搖著羽扇,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看得張諫之一陣晃眼……小皇帝對聶風說道,“丞相可擔此任?”
聶風回道,“臣謹遵皇命!”
“如此,甚好!”
小皇帝甩了甩龍袍,轉身重新坐回龍椅上……
“內閣速做出應對玉姬山戰事的安排,涉及邦交之事,外事署全權負責,同時也要承擔全部責任。朕不想因為邦交而影響全局大事。至於丞相,務必將平陽侯尋回!”
“臣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裘大人,等等……”
張諫之拽著裘之也的衣袖,裘之也不耐地甩開,怒目而視,“張大人,你這拽人衣袖的本事,是從哪裏學來的?”
張諫之一臉不屑的問他道,“我從哪學來的,反正你是做不出來就是了。我且問你,上一次成立外事署之時,你可是很讚同的,怎麼這次,倒是不讚同京國侯去找平陽侯了?你是個什麼心思,今日得與我說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