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罪惡的發家史【十四更】(1 / 2)

王慶典在安民村乃至大平鎮都算的上一霸,家底殷實,是大平鎮的首富。

他們家裏巨額財富是通過兩代人完成了,王慶典的老爹(王禎祥)還有王慶典。

二十多年前,王禎祥身為主任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把造紙廠和拔絲廠引到安民村,占據良田二百畝。

成立了安民村造紙廠,還有安民村拔絲廠。

由於造紙廠需要排放廢水,安民村地勢比較高,不能隨便的排放。一旦排放,汙水就會流到隔壁的村莊。

王禎祥再次征用了百姓的田地,挖掘了廢水儲存池,池子很深,約莫有三十多米,長三百米,寬二百米。

造紙廠大肆排放汙水,導致地下水汙染,給當地人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癌症的發病率也逐年提高。

他跟造紙廠勾結,從縣城引進自來水。

為了安撫民眾,自來水免費。民眾也沒有說什麼。

可是,租賃土地所得的錢財,全部占為己,隻是跟村裏的幹布分了,社員無份。

占用土地之後,重新丈量,分地。

由於,他早已經打通了關係,即便有人告,也是無功而返。

最終人們放棄了,不在理會。

通過十多年的財富的積累,王禎祥退居二線,他的兒子王慶典上台。

王慶典這家夥,手段比他老爹還厲害。他見造紙廠已經沒有前途,他並沒有跟造紙廠續約,而是把他們趕走。

造紙廠空了,設備搬走了。王慶典悄悄的把造紙廠裏的汙水排進了黃河,汙染了一片幹淨的水域。

可謂,有錢能使鬼推磨。

長期打理關係,讓王慶典變得更加肆無忌憚,無所欲為。

社員敢怒不敢言,隻得忍氣吞聲。

安民村的造紙廠和拔絲廠被趕走,水質也好了許多。王慶典把造紙廠拆了,汙水池填了。

空閑的二百多畝土地,理應跟一千戶社員分了,可是,這家夥再次把荒地占位己有。

這個家夥的頭腦比他老爹的強,畢竟上過學有文化。懂得如何賺錢,他賺錢的手段多著哩。

二百多畝的土地,一部分變成麥秸廠,收購麥秸,賣給其他地方的造紙廠。

另一部分變成養殖場,專門養殖奶牛。廢水池成了沙場。

王家的產業還是很大的。

其中奶牛養殖場的收入最多,其實說是賺錢,不如說是騙錢。ZF對於大批量生產家畜的企業有補貼,光是這種補貼就比賣牛奶賺錢。

奶牛場開起來了,沒有牧草可不行那。奶牛不吃草,如何產奶。

這時候,他的一個謀士給他獻計,讓社員給他種牧草。

他們收購牧草,這樣一來奶牛有吃的了,社員也有錢了。何樂不為?謀士說這是促進安民村經濟的發展,是好事。

王慶典覺得此計甚妙,於是鼓吹社員種植牧草。口號喊得也響亮,家種良草五六畝,快馬加鞭奔小糠!

很多社員受到他的鼓吹,開始為他種植牧草。

安民村的土地肥沃,牧草長的也快。起初社員的收入還是不錯的,可是牧草這東西耗肥太厲害,需要大量的肥料。

經過一年多的種植,土地不行了,變得貧瘠起來。

在種什麼東西,不長,收成不好。

民眾恍然意識到,上了王慶典的當,可是此時已經騎虎難下。倘若不種吧,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恢複土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