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連綿,已經持續了三三夜,不急不慢,窸窸窣窣,煩人的很!
山頂視野開闊,大好河山盡收眼底,可偏偏世道混亂不堪,國事動蕩,朝廷腐敗,災不斷,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欲來的變故一觸即發!
山的名字叫碧秀,山頂有一然洞穴,洞的名字叫碧秀居,雅致的很,不隻名字,洞內的陳設亦是如此,顯然洞主也是一位極其講究的人,仙風道骨,白虛飄飄這是必然,老者名字獨特,兩個字——劉乃,功成身退的世外高人,江湖當下隻有他的傳,當世超一流高手,成名絕技為自創劍法——雲逸十三劍!三十六歲的年紀就已打遍下無敵手,寂寞難耐,看破紅塵,從而封劍隱居於此!三十多歲成名於江湖,可笑的是江湖卻沒有記住他的名字,隻留下劍法的代號,下第一高手——雲逸十三劍!
劍式十三,沒有多餘的變化,以詭異見長!劉乃並不是武學奇才,雖有雅致並且清高,但他卻是一個實打實的文盲,鬥大的字不認識一個!或許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他的卓越!二十歲那年劉乃離家出走,開始了他的拜師之旅,拜師無數,所學招數也是雜亂無章,他拜別每一個師傅的時候都是自己感覺有所收獲之日,目的不在於學成,而是弄懂,弄懂大概套路與特點,取其精華,這就是他的理念!
下武學眾多紛紜,各有所長,劉乃拜師六年有餘都還沒走遍國土的大河山!雖然看似是個目不識丁、不求上進、不思進取、自以為是的家夥,但拜師之旅卻絲毫沒有任何阻礙,原因很簡單,年輕力壯任勞任怨,給口飯吃他就什麼都肯幹,哪怕師傅什麼招式都沒教,他也沒絲毫怨言,師傅不教,可他卻有一雙閃亮的眼睛,一個清晰的頭腦,看的見的就肯定記得住,功夫又不在於文字!
二十九那年,劉乃再次拜別師傅,獨自行路至此,因躲避大雨無意間發現了這個造地設的家室,那年山還沒有名字,洞還光徒四壁,劉乃就四處尋覓幹柴點起篝火,石為床,草為被,安逸的睡了一宿!第二他醒來的時候簡單拿身上儲備的幹糧填飽肚子,在洞裏四處踱步,看到光禿禿的幾麵洞壁礙眼的很,他從地上尋摸了塊帶尖的石頭,挑選了其中一塊洞壁刻畫起來,畫的全是他腦海裏多年來所記錄的百家武學精華,洞壁寬闊,他刻畫的興致勃勃,但石頭畢竟是石頭,石塊再怎麼尖銳也沒讓他的石刻達到行雲流水的地步,他本是個執拗的人,認準的事兒沒有完成那是萬萬不可的,以至於最後竟然不眠不休,石塊早就不知道更換了多少塊,牆壁的石麵也就逐漸有了條理與紋路!不知道具體過了多少時日,劉乃雙手早就血淋淋,滿頭長發幾時日竟然現了斑白!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個簡易的不能再簡易,擺著各種招式的人堆滿了左右後三麵石壁!劉乃看著自己的傑作滿意的放聲大笑,然後倒頭便睡,這一睡又是一一夜,再次醒來才意識到這段日子虧待了可憐巴巴的肚子,下山拿身上之前積攢的銀兩先海吃海喝了一頓,然後購置了日常用品,備了些食物,銀兩還剩了些,他又找了集市街頭的算命先生給自己發現的那個洞穴跟山頭取了名字,條件就兩個字——雅致,這麼著就有了現在的“碧秀山”與“碧秀居”!
劉乃回到山洞就進入了閉關狀態,他要捋清楚自己多年所學,也就是石壁上百家武學的是石刻!他的記法很獨特,幾乎全是精華,比如,一套三十六招的劍法或許能入他法眼的也就一兩式,他認為最詭異,最難以想象的出招方位,還有就是各個門派最具代表性的招式!雖然師從百家,但這百家更是能力與名氣參差不齊,有享譽四海,還有隱居山林的,隻要他行程路途所能打聽到的武學劍家,不分高低貴賤他都去!層層篩選下來,能塞滿這三麵石壁就已經很難得了!能把這麼雜亂的招式都記得住,這也算是他的一種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