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記憶體(1 / 2)

正在載入信息。

正在讀取存檔。

正在加載。

正在轉碼。

準備完成。

更改/訪問時間:18年5月日。

*

你好,我叫賽息,編號SE--10078,SP隊總權指揮長,軍銜上士。

在這裏,我向幾十年後打開和訪問我的記憶體的人類問好。我很喜歡向你們講述我們的故事,講述那一段已被遺忘的曆史。

公元110年,危機紀元91年。當時的地球人類,正處於三體危機和環保危機的雙重挑戰中。隻用了短短七年,亞馬遜熱帶叢林就有百分之六七十的麵積變成了荒漠,當時人類的自暴自棄可見一斑。

但並不是所有人類都如此,在為數不多的幾個超級大國中,秘密地開展著一項計劃,也就是誕生了今的我們的“賽爾計劃”。

在大約十九世紀消失的一種古文中,“賽爾”一詞有探索、發現的意思。的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務,就是從浩瀚無垠的太空中索取物資。

對了,句題外話:建議你們看看賈斯汀站長寫的《記憶》一書。這是包含我們的曆史的一本書,從117年返航時站長撰寫的,我被拆解前這本著作還隻完成了一半;至於你們那個時代譜寫完了沒有,我是不得而知了。

還有,如果你們這時賈斯汀站長還在的話,請代我向他問一句好。

繼續。

建造賽爾號飛船和研發賽爾機器人的項目,好像是在09年吧,同時進行。

先飛船。那時製造飛船的船塢在萬裏高空處運行,與身旁各色各異的船塢和太空垃圾混雜在一起。那時的太空空間大部分是自由的,不屬於任何國家,但《太空使用有關條例》還是有的。

於是,製作賽爾號飛船的船塢就這樣於魚龍混雜中誕生著。賽爾計劃在聯合國中並沒有多大的反響,以六名代表同意、一名代表棄權通過了。棄權的代表對探索能源沒有興趣;同意的則或多或少看中了提案中“全自動化機器人”的興趣。

機器人的研製由中國領頭,歐美等國輔助。中國對人工智能的研製一直後來居上,是第一個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能國家。而且中國還專門有一項資金,是專門為研製人工智能所服務的。

機器人以07年研發的“P5”為模型,主要是改進外形和一些電路儲存版,方便在太空中使用。097年,第一代賽爾機器人在中國研製出來。它們全通過了圖靈測試,而在真空、無重力環境下失誤率僅為萬分之零點八七,可以是世界上機器人製造事業中的一個轉折點。

但世界上不存在沒有缺點的東西,第一代賽爾機器人的缺點就是在受到外界多度刺激後,會短路……而第一代機器人中,隻有百分之五十多一點是正常,也就是不短路的。

因此,第一代賽爾機器人中,就有成千上萬個淪落在地球上的巨型垃圾堆中。

為了防止短路故障,聯合國又下令開始研製第二代賽爾機器人。這次程序員們修改了一些參數,結果發現建立出來的第二代賽爾機器人雖然克服了短路問題,但是耗資巨大,而且相互之間無法團結協助。對於這樣的結果,聯合國是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