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源起緣空(1 / 2)

“我市繼續保持空氣重汙染橙色預警……”,手機上收到的短信打斷了文羽的思緒,回過神來的文羽不由放下手中的道經,起身出了宿舍,輕輕掩上了門。

夜已深,然而文羽早已習慣夜晚獨自一人靜靜思考的生活,盡管這需要等室友點多以後基本睡著。去自習室自然是好的,但文羽已經一年沒自習過了。

今夜似乎有些不同,文羽有些心緒難平。默念了幾遍太上清心咒,又念了幾遍心經,卻毫無效果。

用特有的步伐行走也是一種動禪,文羽便在黑森森的校園內用獨有的方式試圖放空自己。因為有幾棟建築在重修,路燈都關了,空曠寂靜,隻有衣袂甩動的聲音與急行的腳步聲,在黑夜中構成了奇特的韻律。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風無起,波瀾不驚。”念著這句咒,文羽卻想起了兒時鎮裏的溪水,還有山上的山泉。

那時年少輕狂,和好友一起在山上作了首狗屁不通的詩,還兀自洋洋得意,依稀記得有幾句是“但使青山總常在,不教家中沒有錢。”那是家鄉的山,雖然設著售票處,卻幾乎從來沒收過門票,或者鎮民們都很有些狡猾。常有人清晨5點便開始沿著青石板的階梯攀爬,在山間呼喊大叫,然後在山頂沿著另一條路下到半山腰的山泉處打上兩桶清水,便是一美好的開始。

當時文羽還在上初中,時常與朋友登山,有一次沿著路走了不知多遠,突然感慨自己應當號稱“深山老妖”,朋友也玩笑了幾句,文羽卻正經的道:“像我這樣的性格,估計在現代社會沒有立足之地吧?”不想如今一語成讖,文羽不禁有點唏噓。文羽醉心於道的種子也許便是那是種下的罷。

走了許久,雜念不減,反愈發多了起來。“不對,我早已進入不滯於物,不滯於人的境界,為何今夜雜念叢生?”文羽頓時驚覺。

來好笑,一個自學加經常參加儒釋道講座與學習班的大學生,卻比大部分和尚道士更像和尚道士。隻差出家念佛或者去修仙煉丹了。

雖然他其實受唯物主義觀影響嚴重,並不信仙佛。然而不僅儒釋道,連基督教之類的他也多有涉獵,從中汲取了許多,構成了他自己的一套。南懷瑾老師應當是對少年時期的文羽影響最深的人了,南老師“少年人不該學老莊。”然而文羽卻偏偏學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幾度陷入魔障,若不是有著禪學社的前輩以及親友的開解,不知會是何模樣。

不安漸生,而且越來越濃。

旋地轉的感覺出現在文羽身上,這種感覺隻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在文羽十二歲,那次在夢中感覺地失調般的旋轉,醒來後不久,就在路上摔落山坡斷了腿。那時整個人都是麻木的,腿上其實並不疼。第二次是在他第一次入定,物我兩忘的時候,那時感覺到了地球的轉動,是絕對奇妙的體驗。雖然後來知道那並不是入定,但當時的體驗實在是太美妙了,文羽時常回味,總覺得那似乎不是那麼簡單,或許少年人總覺得自己是特別的吧。

而這次,地轉動的感覺又來了,伴隨著強烈的不安,心跳的仿佛整顆心都要痙攣,大顆大顆的汗珠從萬6千個毛孔裏冒出來,文羽大口大口的喘息,渾身失去了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