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大禹功成,王朝開啟(2 / 3)

掃晴娘的這些舉動,讓姒文命大為感動。於是特赦無支祁,私底下將無支祁從龜山放出。但為了人族的威嚴,這一命令隻是私下執行,並且告誡在千年之內無支祁不得再出現在人族。

掃晴娘於是帶著無支祁來到了當初金烏棲居的扶桑島,後來也有不少人族來到了扶桑島定居,掃晴娘被尊為神明,終於突破到了準聖初期。而她與無支祁成就了一番神話,自然不提。

……

掃晴娘做出了這兩件功德之後,洪水的災害在洪荒就徹底告捷了,姒文命的名聲也被推到了鼎盛的位置,幾乎堪比當年的三皇。故而也被稱為禹皇。

但是舜這個時候卻產生了嫉妒之心,她覺得,姒文命既然是自己找來的,雖然治水有功,但也應該是自己的功勳。再了,當年堯就已經有治水的意思,姒文命隻不過是一個執行者而不是決策者,為什麼會得到如此大的聲望呢。

舜畢竟隻是一個凡人,有著七情六欲,也有嫉妒之心。故而被魔引動,最終違背了自己的誓言,沒有將人族共主這個位置傳位給禹,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女兒商均。

對於舜這個決定,下諸侯都不服,棄商均而去投靠大禹。但是姒文命卻並沒有與之相爭的想法。

如果是曾經的姒文命,不定會心裏不服。但如今的姒文命乃是元鳳轉世,恢複了記憶,自然不會糾結如此之多。故而沒有帶領眾位諸侯去抗議,而是默默服從了這個決定,到了陽城隱居。

舜因為傳位給了自己的女兒,道心告破,最終也即堯之後病死,商均即位以後,政事處理的也是一般,於是最終商均也自知自己的賦比不上母親舜和大禹姒文命,最終還是將人族共主的位置傳給了姒文命。

幾次推脫之後,姒文命正式即位人族共主,以安邑為都城,國號夏,史稱夏禹。

?她繼位之後,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曆日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與此同時,中原各部落已逐步形成以夏族為中心的領導集團,姒文命在這個集團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權性質。

?她讓治水時專司刑罰的皋陶製定了一些規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聽號令者,就要以刑罰來懲辦,當時,古越部落族長防風氏,總想獨霸一方,自稱越人各部落之長,不聽夏禹的命令,夏禹在苗山大會上當眾命令將她處死,並曝屍三。

?各地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威力和夏禹的神聖,再不敢冒犯禹皇,那些沒有參加朝見禹皇的氏族部落聽此事,也紛紛向夏王朝進貢稱臣,自此夏禹的勢力範圍達到江淮流域,武功赫赫,震懾下。

……

夏禹姒文命,走的是霸道,而並非王道。她的一係列政策充斥著個人主張,雖然大部分都造福百姓,但也侵犯了很多諸侯的利益。一些諸侯起來反叛,甚至聯合妖族。但有玄鳥等人的相助,姒文命根本連出手的心思都沒有,就見那些反叛的部族一一鎮壓。

另外,在治水的過程中,姒文命曾經走遍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都了如指掌,因此,她重新將下規劃為九大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然後進行管理,並製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用下九牧所貢之金鑄成九鼎,鎮壓九州的氣運,九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征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借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

如此,夏禹的功德逐漸到達了鼎盛的地步。眼看就要功德圓滿,成為人族聖人。

但就在這時,姒文命最頭疼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自己沒有繼承人。

繼承人的問題,當初困擾了神農很久,神農氏也因此推遲了很久才成聖,若不是最終找到了顓頊帝,恐怕現在神農氏也沒有成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