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龍神話之神龍傳
上部鋒芒初試
目錄:
第一回神龍降世洞庭湖
第二回大青山龍除山魔
第三回敖鴻力闖幽神之界
第四回龍種幽神數隘大戰
第五回離下仙島深水誅妖
第六回百瀑峻嶺龍虎爭鋒
第七回四仙身陷水行道觀
第八回金錢豹兵犯蒼山
第九回玉狐仙解毒救敖鴻
第十回金花窟神法降雙兔
第十一回擒旱魃問罪雲光觀
第十二回姐弟變相欺騙黃薇
第十三回下深井會鬥蟒蛇精
第十四回借神珠北馳赴雲海
第十五回使假珠老妖賺龍
第十六回鬧雲海敖鴻平妖孽
第十七回仇規條怒發懲黑勝
第十八回運妙謀龍軍殲妖黨
第十九回四龍共敵赤炎老祖
第二十回黑龍王兵敗石門澗
正文:
第一回神龍降世洞庭湖
且南贍部洲,依江水有名湖“洞庭”,山色湖光,風景甲下,多少才子墨客詩賦頌詠,流傳後世。唐代孟浩然題雲:“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湖中水下有一座雄偉的水晶龍宮。在這一日,一位英雄於內降生,他便是後來的霹靂追風神龍。其母乃是洞庭湖龍王的女兒妙倩,也稱惠賢公主、龍女。當年北海聖水威玉龍敖凜在洞庭湖二度結姻,娶了妙倩,不久攜之回歸北海,不料卻因此而惹出了大亂子。洞庭湖龍王同北海龍王之間曾經有隙,洞庭湖龍王康聖胸寬,早就淡漠於此,然而北海龍王敖順卻依舊難解這一個疙瘩,兒子另娶洞庭湖龍王之女,他自然很是不高興。而玉龍的正妻——東海鳳王之女靈芝仙鳳含芝更是心生醋意,也是不讓,竟然大打出手,想要加害惠賢龍女。玉龍惱火,打了靈芝仙一記巴掌,致使靈芝仙負氣,帶著兒子敖霸,回到了東海靈芝島。敖順大怒,將玉龍囚禁冰宮,將惠賢龍女逐回洞庭湖。那時,惠賢已經有孕在身,回到洞庭湖之後一年零八個月,產下一個龍女。然而所懷是雙胞胎,還有一個遲遲不降生,好是怪事。又過去一年零八個月,惠賢突感腹內大痛,方又生產。又出怪事,此次生下的卻是一個大紅桃,散發滿室清香,宮內上下之眾皆以為妖物。誰想到桃子裂綻,露現桃核,直竄起一丈又八尺,滴溜溜轉動三十六圈。突然,下墜而落地板之上,立即崩開,現一片金光。金光之中,一條金鱗龍複又直竄而上,衝破房頂,竄出水麵,騰上半空。空中頓時電閃雷鳴,上徹九霄而動,下震四洲而顫。水晶龍宮搖三搖,晃三晃,差點塌掉。宮中水族盡失其色。片刻,金龍翻一個身,頭朝下,紮入水中,雷電皆消。金龍仍是從之前所破開的窟窿回落室內,輕飄飄墜下,蜷縮於地板之上,身周錦華旋轉。金龍變成了男嬰一個,“嗚嗚”暢哭。這一哭不得緊,整整四十九個時辰不斷歇,攪得整個洞庭湖不能安寧。但在此後,再不放哭,龍兒卻能言善語,呼姨喚舅,叫母喊娘,蹦蹦跳跳,好是可愛。洞庭湖龍王為此兒取名敖鴻。
歲月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又五年過去。惠賢龍女這日突然向父王提出,自己想要找一處幽靜地方,另行居住。康聖龍王知道女兒是為了自尋安慰,長久住在娘家,隻會增添她內心的憂傷。於是,在洞庭湖之東南幾百裏的地方尋得一處風月山。此山狀如彎月,半環抱一灣深潭。日影日頭,夜映星月,名叫聚星潭。龍王派遣工匠,於聚星潭內造起水宅一座,惠賢龍女帶著一雙兒女搬入其中居住。龍王擇選了幾十名奴仆,侍奉女兒。另外,又加派了兩員白鱀豚將,保護聚星潭。
龍敖鴻漸漸長大,這一年長到了九歲,已經由母親那兒學到了不少的本事,時常出潭水,到山中同鹿、獐玩耍,找熊、羆較量,與遍山野獸成了朋友。惠賢龍女也管束不了他,便教兩員白鱀豚將不離龍左右,同出潭、入潭。這一,龍又到山上玩耍,兩員白鱀豚將緊跟著。龍心裏很是煩他倆。因為玩這,他倆髒,玩那他倆道會傷到身體,好是教自己不得自由。猛然見到草叢之中躥出一隻野兔,心生主意,非讓二將捉來兔,好玩。二將為了討龍喜歡,於是奮力追捕。可是,好半也未沾上兔兒之身,反而跌、絆了好幾個跟頭,最後兔兒也追沒了,二將隻要悻悻而還。然而,再找龍,早已不知跑到哪兒去了。二將大呼上當,趕忙尋找。
再龍鴻兒,擺脫掉兩員白鱀豚將,如出籠鳥,好是快樂,連躥帶蹦,進了山中,找到了幾個朋友,於一處山坡玩耍。可是就在這個時候,空中有一個道人路經風月山。道人一低頭,發現了龍,心中大喜。道人大有來頭,乃是總壇設立於海外(相對於南贍部洲而講)的第一邪教——五行教教主五行道法尊門下五大弟子當中第三位,號水清道人。此輩道法高深,極具神通。他看出下邊的男孩是一個龍種,要是擄他而回自己的靖山水行觀,煉製靈丹妙藥,該有多好。心生惡念,毫不遲疑,將手中的拂塵向下一甩,“唰”,銀絲變得有千尺之長,刷將下來,將正在玩得高興的龍纏裹一個嚴實。道人一抖拂塵,龍被拿到了空中。道人瞧著在拂塵絲中掙紮著的龍,“嘻嘻”笑道:“龍兒,本師帶你到一個好去處,讓你變成靈物神寶。”便要挾持龍離去,忽聽身後有人叫道:“水清,光化日,朗朗乾坤,平白搶人家的幼童,欲行傷害無辜,這是修行之人可以做的事情嗎?”道人循聲一瞧,不由無名火燒起,言話者卻是自己的宿敵。來人高有七尺,精瘦。一頭灰白而又亂蓬蓬的頭發,箍著布條。滿臉皺紋,一副醃臢、晦氣之相。白眉、黃眼,鼻子嘴,下巴稀疏長著幾根須子。身上所穿破破爛爛,補丁連著補丁。兩隻袖子,全隻剩下半截。腰間係紮一根麻繩,拴著一隻油亮的葫蘆,另外掖著一個口袋。褲腿一長一短,腳上穿著破草鞋。在手中,持有一根青竹杖。這分明是一個叫花子。但此位叫花子也相當的了不起,乃是上太清靈寶道君好多年之前一手組成的仙界團體——十三逍遙仙(可見《十三仙傳》)之首的羅神丐老祖。老叫花子或四方訪友,或懲惡揚善,今日趕巧行至此間,瞧到水清道人劫持龍,心起不平,遂揚聲喝住於他。
水清道人見是老丐,心中不由想起了數年之前的一段仇怨。那年,有幾位道家聯手舉辦了一屆萬法大會,邀請不同教派之中修行有成者,相互切磋術法,講理論行。當時,老丐同水清道人都在邀請之列,而且在席宴之上還是鄰桌。道人見自己同一個叫花子比鄰,好是不痛快。再加上道人原來有一名徒弟,叫波光童子,作惡多端,後來被十三仙之一的美麵仙除掉了。道人心裏頭始終記著這件舊恨。也該出事,老丐不經意間打了一個噴嚏,引起了道人的厭惡,遂怒惱而大罵老丐失禮。老丐本來對於水清道人也無有好感,又見他不遜,當然也不肯讓了。於是同道人爭吵起來,旁人誰也勸止不住。兩位的火氣都特別的旺盛,以致大動幹戈,當場鬥法。最終,水清道人一手失誤而輸了場,自然對於老丐是更加的痛恨。沒有想到,事隔數載,兩冤家今日又在風月山相遇一處。道人壓住火氣,衝著老丐叫道:“老花子,原來是你,喊尊師做什麼?”老丐答言:“水清,老花子我閑來喜歡管不平之事。現如今,你無端強搶民間孩童,散人家庭,教老花子我好不忍心呀。故而,想要將你手中的娃兒討來。”道人怒道:“老花子,招呼本師卻為這個。你想要將我手上的孩童奪去,枉費心思。勸少管閑事,不然別怪本師對你不客氣。”老丐“哈……”大笑,道:“不客氣?怎樣一個不客氣?老花子我倒想要受上一受。水清,我偏好管閑事到底,你若是不將這一娃兒放下,就甭想離開此間。”道人口氣也不示弱,叫道:“看來你是不肯容本師順當離開了,逼我隻能用強是不?好,那咱們便一決到底,見一個高下。也同你一算曾經的舊賬。”飛落山坡,掣出背後的七星喪門劍,於地上畫了一個圈子,而後將龍置於其中。此圈具有法力,普通人靠近不得,龍想要打裏頭邁步而出也是妄想。道人將拂塵插到後脖領內,再起空中,右手執劍一指老丐,道:“老花子,來來來,上前繳命授首。”老丐道:“哪裏便就聽你的?想要取老花子我的命,須得亮出看家的本領,倒要看你幾年來又長了哪些能耐。”將掌中鎮邪竹杖一晃,同道人在空中打上了。
水清道人與老丐打鬥到了一百回合,料難取勝,便祭起一根捆仙索,“唰啦”,將對手捆了一個結實。道人高了興,暗叫:“老花子,你今日難逃劫數。”照定老丐,當頭就是一劍。“當”地一聲,震得道人膀臂酸麻,差點鬆手失落寶劍。而再看老丐,腦袋一丁兒未見損傷。丐祖“嘿嘿”一樂,道:“水清,對不起了,討你這一個索子當束腿繩兒了。”將捆仙索收了,揣到了懷裏。道人氣大了,將左袍袖一甩,一束金光射擊老丐的麵門。老丐以手中的青竹杖一揮,“啪”地脆響,一塊金磚碎作六塊。老丐道:“可惜了一件好東西,水清,今教你破財了。”道人惱恨非常,左袖再一揚,兩道烏光直射向老丐的雙目。老丐瞧出是兩隻飛梭,並不去躲閃,而是運用目中神光,發三昧真火,使得飛梭化作飛灰。道人叫道:“哎呀,恨殺我也。”縱出數條毒龍。毒龍噴吐黑氣,殺向老丐。想不到,老丐腰間所懸葫蘆的塞子自動迸啟,將毒龍一條條地悉數收入其中。道人見狀,怒不可遏,運用水光大法。欲將老丐旋於漩渦,終至分解。老丐從容應對,堅如磐石,不撼分毫,不傷一絲。猛然爆發法力,水光迸散,道人也被反作用之力所衝擊,掀了一個跟頭。老丐複又大笑,道:“水清,老花子我怎麼覺得你的功力相比幾年前隻在衰頹而無長進呢?你都幹什麼去了?把精力與時間全用於怎麼去為惡事,而不是用於潛心修煉吧?這樣下去,可是大大不好,要倒楣,要毀掉的。”道人氣死氣生,但又無奈,本事不及人家高強,難加製伏。惡人惡念,道人思:“看來我今日是帶不走那個龍兒了,罷、罷,你老花子不讓本師如願,本師便也不能教你得逞。想打本師手上奪去孩童,便予你一個死的,使教不得全功。”打定主意,呼一聲:“老花子,安敢如此欺侮本師?與你拚命。”化出百千口劍鋒,向老丐攻擊。老丐化解的工夫,不想道人身子猛然一沉,由打空中搶下地麵,舉起寶劍要殺龍。老丐大驚,沒有料到道人會生此等惡毒之念。但他畢竟是道根深厚之士,喝聲“去”,青竹杖疾電一般射出,中於道人執劍的手臂,連臂帶劍一起撞向一側。道人感覺劇痛,寶劍也把持不住,“當啷”,落於龍身側。老丐搶來,回收青竹杖於手,揮舞而擊打道人。道人前後挨了二十多下,好漢不吃眼前虧,況且手臂受到了重創,跳身而出老遠。回身手指老丐,叫道:“老花子,甭得意忘形,舊恨新仇遲早要向你報還。”言畢,駕雲悻悻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