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轉轉從頭事 反反複複皆無常 第一章 巨變之始(1 / 2)

五月,從清平鎮去往縣城的土路上,一輛汽車正忐忑地行駛著。忽的,車子卻停了。片刻之後,汽車卻又顫顫悠悠地向前開去。然而,三五分鍾之後,汽車卻是飛快地掉頭,轉瞬消逝在來時的路上。

這車上坐著的便是我們的主人公王曉生,年十四,今日是他自初中以來第一次試著走出清平鎮,然而結果,顯而易見,又失敗了。為什麼“又”呢?這得從我們主人公的體質起。我們的主人公來從到大健壯皮實,便縱有許多奇奇怪怪的倒黴事發生,也從不生病;隻一件,隻要他走出這清平鎮,即便是半步,變會怪病叢生,比如神力無比,見人即揍呀,比如胡話連篇呀,比如口歪眼斜呀,那些情狀,不一而足,真真是望之可怖;相較那些,相伴而來的高燒無力,顫抖昏厥,簡直可親可愛;久而久之,他的父母也便放棄了,將他養在爺奶身邊,隻時不時回家來看他;而曉聲也就自此從未出過清平鎮一步。

隻是,曉聲也想出去呀!時在此間,有野草老樹,蟲魚鳥獸為伴,並不孤單;可是漸漸大了,大家都要去外麵,他也想去闖蕩一番,尤其自己學習成績又不差。隻是,若如這般下去,莫大學了,高中都去不得。是以那一日,他敗興地扯著狗尾巴草,沮喪萬分。這一番被二老看在眼裏,也隻是唏籲哀歎,打電話叫來他的父母回來,便有了開頭的一幕。殊不知,傳奇之人必有傳奇之事,正如帝星之所降,上必降祥瑞;文曲星之所降,所在必芝蘭遍地,滿室生香。王曉生此事,雖相去甚遠,卻殊途同歸,亦已引為當地三奇。為當地人廣泛傳之。何為三奇呢?這一奇,家鄉有路走不出;二奇,是萬年第二郎,所謂的流水的狀元郎,鐵打的榜眼樁;三奇,是那黴運粘身上,譬如眾人淋雨他接雹,三人搗蛋他穿幫,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隻是,咦,好似與其他神人所遇不同呢?作者曰:此謂節,不足道也。

話今次,那一日大早,我們的第二浪早早被人叫醒,洗澡,穿衣,拜神明,又吃了素齋,帶上金佛、玉觀音、公雞,收拾了好一大通,方才與眾親友浩浩蕩蕩坐上麵包車,一路絕塵開去。路上言笑晏晏,好不歡暢——隻須略得過那些瓶瓶罐罐裏的物事去。那些瓶瓶罐罐裏都有什麼呢?公雞血,黑狗血,開過光的聖水,回籠湯。何謂回籠湯呢?便是那傳中的童子尿。之於功用麼,自然是待得他發病的時候,一把神水潑將上去,將他的神識叫轉回來。隻是,這味道麼,自然是難聞得緊。曉生原本十分不耐,奈何爺爺在身旁握著他的手,叨念著叫他忍耐,竟似比自己還緊張;又思及自己的狀況,曉聲隻得捏鼻子忍了。大家又希望他隻是心理問題,希望挑開他的注意力,一路上隻挑好笑的,好玩的講。莫,還真的叫曉聲聽得不錯耳根。曉聲聽媽媽講道哥哥偷偷拿了爸爸的鞋去養白鼠,正聽到媽媽:“你爸起來要上班去,找他那雙皮鞋,怎麼也找不著……”忽的耳朵裏突了一下,之後眼前一黑,便再也不見別的場景。

曉聲覺得自己在走。在一個黑得不見底的黑暗裏行走。黑暗是寂寞的。無聲無息。

可是,似乎有聲音。

什麼聲音呢?似乎是哭罵聲。不是,是尖叫聲?不,不是,是笑聲吧!不對,是哭聲。是孩子的哭聲。他哭得那麼傷心,哭得聲嘶力竭。隻是,漸漸的,他沒有力氣了,聲音越來越,哭得嗚嗚咽咽。那嗚嗚咽咽的聲音低沉婉轉,嗚嗚咽咽,讓人黯然神傷。

那哭的人,定是個極為傷心的人吧!那是個正在傷心的女子。曉聲心中如此想到。

此時,他正走在路上。他走得跌跌撞撞,頭上昏昏沉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