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繼續扯淡(1 / 2)

張地正著昔年南朝朝廷與江湖之中的往事,其餘三人便在專心聽著,聽到張地正道:“朝廷你是正道,你便是正道,朝廷你是魔道,你便是魔道。”李世民與段玄誌二人都是知道為什麼張地正要他們二人留下來聽了。因為張地正現在所的已經不是所謂的往事,而是涉及到朝堂江湖權謀之道。李段二人都有投身官場之心,此時聽到張地正道江湖朝堂之事,自然是專心無比。

張地正道:“昔年青雲派奉了南陳朝廷的旨意,對我龍虎山大加殺伐,當時我正在建康,龍虎山群龍無首,所以我龍虎山被打的措不及防,很快便傷亡慘重。門中弟子死傷大半。等老道回到龍虎山之時,我龍虎山隻剩下不到三百名弟子了,而且還各個帶傷。當時剩下的龍虎山弟子都聚在龍虎山上,靠著山勢勉強防禦,而青雲派就圍在龍虎山下。貧道見此,當場就去責問青雲派為何如此,那青雲派當時的掌教真人風後道人先是明緣由,當然全是一些所謂的除魔衛道的廢話。隨後貧道問他如何才能放過青雲派一馬,那風後道人提出除非青雲派交出鎮派寶物《太公兵法》,如若不然,青雲派便會將龍虎山圍到死為止。”

“太公兵法?”穆易旻問道:“起來,外公,你昨晚丟棄的《太公兵法》的先人感悟還沒有撿回來呢,要不要我叫人將它撿回來?”

“不用了。”張地正拒絕道:“那本根本不是什麼太公兵法,事實上那玩意兒和太公兵法半點關係都沒有。那就是本黃曆,是我隨手拿出來糊弄左遊仙的。我怎麼可能將太公兵法這種東西帶在身上?”

“師父,那我們龍虎山有沒有《太公兵法》?”李世民問道。

“當年確實是有,不過就像我昨晚的,當年陳慶之北上的時候,《太公兵法》無意間流失,早就不知蹤影了。我龍虎山雖然有《太公兵法》的副本,和一些先人研究《太公兵法》的筆記,但其實並沒有什麼用。”張地正回答道。

“那是為什麼?”李世民追問道。

“薑太公那是多少年前的人了?太公兵法若當真是薑太公所寫,那《太公兵法》應該是西周之時,甚至是西周之前,殷商之時所寫,距今都已經快將近兩千年了。那時的文字與現在的文字差別很大,而且據我龍虎山先人研究,這《太公兵法》上的文字與當今世上所流傳的漢字並非是一個流派,不論是語法,還是字形,都是壤之別,所以即便我龍虎山曆代先人都有所研究《太公兵法》,可還是沒能知道《太公兵法》上到底寫了些什麼。”張地正完,又起當年的事來。

“當時風後道人向我龍虎山索要《太公兵法》,我龍虎山上下沒有辦法,隻好將先人所寫的《太公兵法》副本連同先人感悟一並交與了風後道人。可誰曾想風後道人拿到這些東西之後,一個字都沒有弄懂,隻是我龍虎山隨手寫了些東西糊弄他,搞得我龍虎山上下是有口難辯,青雲派自然也沒有退回去。”

穆易旻此時聽到龍虎山大難臨頭,龍虎山上下都是有些束手無策,穆易旻就有些想明白了,為何當年張地正要將自家娘親送入太子府了。所以穆易旻問道:“外公,當年你是不是因為龍虎山已然走投無路了,便將母親送入太子府上,借助母親的姿容,救下了龍虎山?”

“不錯。”張地正回道:“昔年青雲派在龍虎山圍了好些時候,龍虎山上糧食已經快吃光了。老道沒有辦法,之後用了一手臭棋,將麗華送進了太子府,借著當時還是太子的陳叔寶在南陳朝廷了幾句好話,我龍虎山這才沒有滅亡。”

“可是師父,”李世民問道:“之前你不是你是見到南陳朝廷與北方實力差距日益增加,所以才將你女兒送進皇宮的嗎?”

對此張地正沒有否認,而是道:“一個朝廷,整不知道厲兵秣馬,整肅朝政,反而盡是使用一些手段來打壓武林門派。其實當時老道帶著麗華來到建康之時,還沒有下定決心是不是要將麗華送進皇宮,隻是見到當時建康城內鶯歌燕舞,好一派繁華景象,卻沒有一人擔心過北方強敵,眼見著亡國之危近在眼前,所以才下定決心將麗華送進皇宮。”

聽到張地正完自己當年將母親送進皇宮之中的緣由,穆易旻也是明白,張地正確實也有些苦衷。穆易旻這時方才注意到張地正此時所穿道袍已然是破爛不堪,上麵有著不少補丁。當下想道:雖然外公將娘親送進了皇宮大院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但娘親在皇宮裏終究是衣食無憂,甚至還靠著聰明才識在南陳皇宮之中呼風喚雨。而外公如今八十多歲的人了,卻還是過著節衣縮食的清貧日子。若是當年外公沒有將娘親送入皇宮,那娘親隻怕是也會和外公一般清平度日,如此來外公也不是不近人情。畢竟在皇宮之中勾心鬥角總要比在民間忍饑挨餓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