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就是上天那個擺弄命運的什麼鬼特意安排的,在給了星爺如此才華時,卻也剝奪了其對人際交往最起碼的敏感性。這可能真不是天生的,或不僅是星爺最開始的全部,也許就隻是其性格當中的一部分。隻是隨著成長環境與後來所受到的社會改變,逐步成了其外露人性的大部分,其他的細小分支就自然的內斂了。這是星爺非自主性的‘本我’選擇。
社會是很殘酷的,不是被改變,就是去適應。星爺很霸氣,他選擇抗衡!你過你的,我過我的,互不幹涉!但星爺也沒有真的涇渭分明,他還是想在社會中有所作為的。所以,既彼此交織,卻又相互錯離,還是做到了沒有真的交融在一起。結果也就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模樣。完完全全成了一個特立獨行擁有自我小宇宙的稀奇存在,這就是對自身與社會不妥協所最終造成的吧!
如果星爺真的能情商高點,情況肯定是要好的非常多的。所以,我所設想的星爺就隻是情商智商雙高的想象中完美存在。其他都沒變,變的隻是處理熟悉且值得珍惜人的一種自我微調而已。
星爺是不容易,一個人要撐起整部戲,壓力可想而知;可別人也不好受,當配角的本來就要麵對很多問題,更何況是做對戲不對人真的很嚴苛星爺的配角。那一遍又一遍的重複動作,力求完美,追求效果,可真的會使人發瘋的。不瘋魔不成活,星爺肯定也是意識得到這點的,但沒辦法,與最終要呈現的電影相比,他隻能忽略掉其他,完全按自己一開始的目標本能的自我行事。
所以在麵對昔日夥伴老友微詞甚至指責的時候,他也隻能是沉默,尷尬的笑,無話可說。但當時的內心深處也是會有一聲無奈的寂寥歎息吧!
要怪就隻能去怪命運了,也不是堆卸責任。因為萬事萬物,一切都是命運的選擇。我遇到你,正如你遇到他。大家能聚在一起,合演一部電影,這本身就是一次奇妙的邂逅,是完全值得去珍視的。看開了,看透了,想明白了也就好了。
星爺是不完美的,但也許正是這樣的他才真實,才會值得我們擁有。那些所有一切在外人看來是小汙點的地方,我都能找到合理的打開方式,讓其變成星爺人生中一點點不可或缺的點綴。
這真不是開脫,也不是狡辯,隻是一些合理的假設與對星爺充分的相信。相信就存在,相信即力量!
如果沒有碰到星爺那所謂的大恩人,他會如何,還會紅嗎?我想,肯定還是會的。這個世界沒了誰都還是會照常運行的,沒了你還會有別人。是誰發現了他,還是他的努力潛質讓你看到,這之間的學問太深了,我也就不胡言亂語了。
但不論怎樣,確實是被其發現真正帶出道的,這點星爺也是無可厚非,心裏真的是懷有感恩之心的。不去說什麼利益的驅使還是惜才的心態,又或者幹脆是無心之舉,這份恩情不管怎麼找都是值得被肯定的。但就這,也不可能肆意揮霍,能管一輩子的事兒啊!
如果是君子之交,不拿來說事兒,就隻是記在心裏,那這樣很好,恩情一輩子都在,永不消亡。但星爺是個眼裏容不得沙子,做事清清楚楚、條理清晰、恩怨分明的性子,親兄弟可是還要明算賬的。孔子他老人家可也是提倡不能無償服務的,那樣在聖人看來有點不現實,覺悟真的都如此之高那很好,但現實是這樣的嗎?社會這樣的話,可是將有崩壞的可能,貌似現在就是如此吧!扶個人都得想三想,真還就照著孔子他老人家的擔心來了。
‘孔子與牛’的故事還真是要得的!做好事不圖回報是個人的品德,但人家想要給你一頭牛作為回報,按孔子的意思,還是收下的好。現在的人,一點修養都沒有,做了好事反而成了應該的,道德綁架已是到了一個極端的高危期了。換成聖人孔子到現世,也不會再要求弟子不可‘三思’了,‘三思而後行’也就真的變成孔子他老人家的話了!子曰:這都什麼人啊!
具體二人當時到底發生了哪些糾葛,真相就在那裏,但當事人又不說,誰又能百分百判斷哪方有過失呢!還是先各打五十大板吧!
再者,假如隻有提攜之恩,是被偶然發現,還沒有大力推舉,在這不是授業之恩的情況下,那這點兒恩情不善加維護可是終有耗盡之時的。不好好珍惜,真的會演變得反目成仇,覆水難收的。
這種例子,娛樂圈多的是,也就不要總是抓著星爺這莫須有的小辮子,給其穿無所謂的小鞋了!
連授業恩師都說翻就翻,小船沉沒了,也沒見你們有嘛話好說的,難道那些個不是更值得被說道說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