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新《厚黑大俠》寫了楔子,背景設在宋朝。因為取材需要,所以特地找了一些關於宋朝的書來看。看到遼金崛起之處,興趣勃然大發,覺得這宋朝的確是個有意思的朝代。
可能是中了厚黑學的毒,對看到的每個人物都評這個人物臉有厚,心有多黑。因此也跟著學術家們湊起熱鬧來。厚黑學的創始人李宗吾用他的厚黑觀點來看三國的曹操,孫權,劉備。明三國為什麼鼎立數十年,卻誰都不能稱霸下,反而讓司馬懿一統下,建立晉朝。原因是曹操心黑得徹底,臉皮卻太薄,經不得群臣不是,動不動就殺人;劉備恰恰相反,臉皮很厚,心腸卻太軟,有人,“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話的很有道理,一個大男人--確切地他是一國之主--動不動就哭,隻有臉皮夠厚才能做得出來;而孫權,臉皮雖厚,卻厚不過劉備,心子雖黑,卻黑不過曹操。所以,他們誰也爭不過誰,誰都稱霸不了。司馬懿又不同了,不僅心黑過木炭,而臉比牆厚。他雖稱臣於曹操,但心裏無時無刻不想把曹操、劉備、孫權吞掉。後來他成功了,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這就是李宗吾厚黑學裏講到的一些觀點。用他的觀點來看宋遼金,也是可以看得通的。關於宋遼金對立的原因,或許不像三國鼎立那麼明顯。
大家都知道宋朝是個軟弱的王朝,尤其是南宋,可以是個逃亡的王朝。
契丹人崛起後,舉兵南下,開疆擴土,來勢凶猛,宋朝屢吃敗仗。可是,女真人也強大起來了,還建立了政權--金朝。如果僅有一個宋朝,下遲早是契丹人的。可偏偏多了一個金朝,而且還是個強大的金朝。契丹人要稱霸下,就不得不征服金人。宋朝因此得以保住。契丹人和女真人就像兩隻老虎,宋朝就是一塊肉。兩隻老虎同時看見了這塊肉,不得不進行鬥爭。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傷的那一隻就沒法享用這塊肉。結果,契丹人這隻老虎被女真人這隻給滅了。就在金人正在享用宋朝這塊肉的時候,又從樹叢裏跳出來另一隻老虎,那就是蒙古人。蒙古人原來被金人統治,後來蒙古族的孛兒隻斤一支首先壯大起來。其中有個人叫孛兒隻斤。鐵木真人看到蒙古各個部族像一盤散沙的局麵,就開始征服其他部族,統一蒙古,建立汗國。這個鐵木真就是眾所悉知的成吉思汗。金人以為打敗遼人後以為就可以毫無顧慮的舉兵南下,征服宋朝。
誰知道,又來了一個蒙古汗國。蒙古人強兵悍馬,所過之處,幾乎寸草不生。此時又是兩虎相爭。宋朝又一次保住命。當然,這隻是暫時的。後來,蒙古人滅掉金國,開疆擴土,所向無敵。世祖忽必烈改國號為元。跟著宋被元所滅。蒙古人打下了的版圖空前絕後,橫跨亞歐,堪稱世界曆史之最。蒙古從古到今,一直是個強大的民族。在建元之前,就有金帳汗國、蒙哥汗國、蒙古汗國等四個汗國。到現在還有自己主權的國家,蒙古國。宋朝恰好碰上這樣的強國,滅亡已指日可待。
到這裏,我們回過頭去看看一個弱的宋朝居然能維持兩百多年幾近三百年。這的確是個有趣的數字。遼金雖然強大,心子雖黑,但正好同時崛起。要想稱霸,總得鬥上一鬥。金人雖然滅掉遼國,但自己也遍體鱗傷,氣都還沒喘過來,蒙古人又反了。所以宋朝一次又一次的保住命。如果用厚黑的觀點來看,就更容易看得通了。我在前麵過,宋朝是個逃跑的王朝。可見,宋朝皇帝的臉皮有多厚,但顏厚心不黑。我們知道宋朝是提倡理學的,凡事講個寬容。與其是寬容,還不如是怯懦。寬容隻不過掩蓋他們內心的恐懼罷了。所以,心不黑並不是仁慈,想報複,卻沒膽量,幹脆就打消報複的念頭。遼人就不同了,心是夠黑,顏也夠厚。隻是碰到了個與他旗鼓相當的金人。相拚相博幾十載,讓宋人撿了個大便宜。最後遼還是輸了。金人雖贏,但自己也損失不少,常年累月的戰爭,即使國力很強,也付出慘痛的代價。蒙古人好比司馬懿。心黑顏厚。隻有一點與司馬懿不一樣,那就是勇敢好鬥。所以他們的崛起,宋朝隻不過是簽證他們英勇的實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