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柔姨娘來找楊恪說話時,正看見楊恪把騎馬裝手套都放到了箱子的最底部,疑惑道:“怎麼都放起來了?”
楊恪笑笑,無奈道:“娘,明天就到府裏了,進了京,女兒怎麼還能那麼任性呢?女兒又怎麼會不懂呢?就算大伯和父親再怎麼寵我,我也隻能是個女孩,不能再象這幾天一樣放肆張揚的!”
柔姨娘是個典型的深院女人,她根本無法理解女兒的想法,想不通為什麼女兒這麼想騎馬,也想不通和那些大頭兵們混在一起有什麼好玩的?女人不是應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嗎?
楊恪看出柔姨娘的疑惑,但是她自然不會和姨娘解釋什麼是自由的氣息。
柔姨娘雖然說不能理解女兒的想法,但是她可以感覺到女兒的不開心,隻好把她攬在懷裏,輕聲的安慰道:“明天就回京了,不要不開心了!離京的時候你才七歲,到你還記不記得家裏的人?”
看楊恪有些緊張的樣子,又趕緊安撫道:“你不記得那些人也不要緊,到了府裏要多多討老老爺老太太的關心,隻要老太爺和老太太能喜歡你,家裏就不會有人敢為難你了。”
楊恪歎口氣,盡管柔姨娘沒能保護得了自己的女兒,但她真的是很疼愛這個女兒的,想到這,楊恪窩進柔姨娘的懷裏,剛想說些什麼,剛好看見她的肚子已經有些大了,便輕聲問道:“娘,你肚子裏的小家夥還好嗎?我這幾天光顧著自己玩了,忘了他了!”
“他很乖!不像懷著你的時候,每天吐得昏天暗地的,腿肚子又浮腫,睡覺也睡不安穩。”柔姨娘一提起孩子,就一臉的母性光,不管受多少苦,隻要看見伏在她懷裏的女兒,她就覺得值得。
這夜,兩人一直說了半夜的話才倒在一起睡了!
第二天從通州出發的時候,楊恪已經坐回了馬車。楊大老爺和楊二老爺看楊恪是個懂事明禮的孩子,都暗自點頭讚許。
楊大老爺怕她不開心,還隔著馬車調侃她“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我們的小恪兒怎麼不騎馬了?”
楊恪翻了個白眼,大伯怎麼這麼愛揶揄人,她不客氣的回嘴:“我要節省精力,回家和父親後院的那些女人戰鬥呢!”
楊大老爺被噎的說不出話,楊二老爺卻眼一瞪,訓斥道:“說什麼呢?知不知道尊敬長輩,知不知道規矩?”
楊恪本來隻是隨口一說,但是讓父親這麼一訓斥,就覺得氣不順,反駁道:“你們後院的那些女人,除了大伯母和母親還有生我的姨娘,還有誰值得我尊敬?第一,她們沒生我,第二,她們沒養我,第三,我雖然是庶女,可我姓楊,如果真的和她們講規矩,她們還要在我麵前稱婢妾呢!”
“你這個逆女,你要把我氣死嗎?”二老爺氣的胡子都翹了起來,大老爺卻覺得楊恪機智靈敏。
柔姨娘也很生氣,她沒想到女兒會這麼不講規矩頂撞老爺,便硬梆梆的說道:“回去你把《女則》抄十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