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年輕王上(1 / 2)

第一章:年輕王上

下九州,大各異,釋儒道興盛於世,有百家爭鳴,璀璨一時。

大虞朝王上兩子三女,嫡長子陳年,性不羈,曾為青樓花魁一擲千金;愛飲酒,曾於大虞王城桂花樓大醉三日;平生最喜兩件事,喝酒和聽江湖事,曾幾回偷出京城,於周邊鎮“行俠仗義”。

大虞祥福三年,大虞王駕崩已經三年,嫡長子陳年頭發花白,他不過二十三歲,坐於城頭,青衫佩劍,憔悴神傷。

“王上,紀國公又來提親了。”俯視了兩朝王上的太監高召低聲道,看著眼前明明是該意氣風華,揮斥方遒的年輕人,心底幽幽歎息了一生,大虞朝兩代皇帝,雄才大略,卻皆不長命。

但新任王上陳年,一向劣跡斑斑,卻被上任往上指明為繼承人,老王上故去之時,新王即位三日,便青絲花白,終日借酒澆愁,以至於王權旁落,被大虞幾位文臣把控,武將地位低下。

陳年褪下青衫,高召立刻為這位年輕且聰明的新王披上了黑色龍袍,陳年回頭拍了拍高召的肩膀,輕聲道:“擬旨,選良辰吉日,寡人迎娶紀國公嫡女,大赦下!”

“斷然不可讓紀國公那幾個不成材的兒子,迎娶大姐。”陳年眼眸頓時變得陰沉,父王在位之時,多次想要頒發新政,卻處處掣肘,一個本該是舉國上下,一言九鼎的男人,卻在喝醉酒的時候哭了,這下大勢,西州三國,大虞勢弱,若不改革,不出十年,必將被吞並,可朝野上下,爭權者爭權,謀利者謀利,投敵者投敵,願作王國之奴之心,如山巔墜落之巨石,人力不可擋。

高召低下頭,年輕王上的這個決定,其心也是如刀絞吧,作為年輕王上最為親近的宦官,他自然知道,這位喜愛江湖,卻被束在廟堂的年輕人,喜歡的女子,是一位江湖之外,世俗之上的修士。

人人皆言帝王之家,權柄極重,一言能定生死,卻不知帝王之家,人人無奈。

“奴婢領命。”高召拱手彎腰,眼前這位年輕的王上,挑起了兩任老王上的擔子,就不會放下,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州之地,他要很多。

老宦官不由想起當年教導年輕王上那位白衣儒衫的中年書生,若言其君子,此人當真是溫潤如玉,言談舉止,讓人如沐春風,年幼的殿下本就聰明,許多事情一點即通,那位儒生學問,是高召生平僅見之高,通文,曉地理,知百家,學無界限,納百家之長,鑄一家之學。

“教化萬民以儒家學問最好,治國以法家最佳,朝堂之中,王朝之間,當以縱橫為前,若是要平下,自然兵家最好,”那儒生當年教導年輕王上的時候,得神采奕奕,“但不可獨儒,不可獨法,不可獨縱橫,不可獨法,要容納百家,修身以釋道較好,但不可多學,修身齊家治國平下,百家各有所長,你聰明,多看看,多學學,自然是好的。”

陳年背著雙手,邁著八爺步走下城頭,高召跟在身後,三名太監亦是緊跟著步伐,陳年忽然轉身,高召早已經習慣年輕王上這個樣子,倒是那三個太監,差點撞摔倒,“你可不要告訴大姐,不然寡人就砍了你的腦袋,”頓了頓,陳年摸著耳垂低聲道,“寡人給你一個任務,你想個辦法,今日將大姐送出京城,行不行?”

年輕王上張開懷抱,笑眯眯的道:“要這麼遠,遠道她和妹聽到我成親的消息都趕不回來那種。”

高召點頭稱是,心裏卻是泛著苦水,長公主殿下素來疼愛這個弟弟,當初年輕王上剛剛即位就打算將大姐送出去,不去理會這大虞之內那些醃臢之事,長公主殿下害怕弟弟過度耗費心力,才執意留下來,反正理由一籮筐,怎麼都送不走的。

“你拿我手書,命人以飛劍送去林寺給那個道士,讓他護著我大姐,”年輕王上一直不太習慣寡人這個自稱之詞,“好好的一個道士,跑去學什麼佛法,真是腦袋被門夾了。”年輕王上嘟囔道,登上馬車,往皇宮駛去。

大虞朝宮中規矩森嚴,尤其是現在新王即位,這位年輕王上未曾登基之前,便做出許多荒唐之事,登基之後,喜怒無常,動輒便會砍人腦袋,整個宮廷之中,人人自危,生怕自己一個不心,就會掉腦袋。

身穿黑色皇袍的年輕王上坐在禦書房之中,五十九歲的紀國公端坐於年輕王上身後,陳年安心練字,紀國公雖然把持朝著三分之一的大權,但也不曾逾越規矩,沒有打擾年輕王上練字,陳年看書,練字的耐心十分之好,朝會之後,便能一坐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