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試著寫一首詩是上初一的時候,那時候有老師辭職,便寫了一段排比的句子,很押韻,但也隻限於此。
再後來是初中畢業的時候寫的一首所謂的《心中的使》,無所謂好壞,僅限於表達一些情感,偶爾自己讀來,也是感覺怪幼稚的。
而後便是在初中升高中的那個暑假裏,找來了自己所有能找的詩詞,抄誦背讀,一個人細細品味,斷章取義也好,浮於表麵也好,全是自己的愛好。當然此時喜好的是李杜蘇辛之類的古典詩詞。
在後來高二的時候,開始接觸現代詩詞,尤其是在讀了納蘭容若的詞之後,特別喜歡他的韻律。那個時間,汪國真的詩歌很流行的,韻律感極強,讀來很有味道。因此變找尋一些這樣的詩歌來看,再後來便是朦朧詩和抽象詩。其中最愛的還是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
在此期間,因為情感上和心思上的一些波動,便開始自己的創作之路。
其實,自己寫的所謂的詩歌,並不是完美的,因為賦上的缺陷和文學上的造詣並沒有那麼高,有時候會詞不達意,有時候會句不成句。然而呢,詩歌是抒發自己情感的東西,不吐不快的時候總要做點什麼,可以在山上高嘯一聲,也可以找個地方安靜的睡一覺,或者大吃大喝一次。
抒發自己的情感在字句紙張上,留待紀念,等到白發蒼蒼讀來也是不錯的。可以沏一杯茶,也可以斟一杯酒。看一下年少時的喜怒悲樂,也許會自嘲,也許會笑,也許會哭。會懊悔,會感動。
自有其中一番滋味。
近來偶爾整理了下,自零三年到如今竟零散有百餘首,自怕日後散落遺失,因此整理成冊,十餘年裏的人生感慨盡在此間。
並不一定會依據時間,也不限於題材,也許回事七律古詩,也許填的詞,也許是散文,最多的應該是詩歌。如果來了興致,也許會寫一寫傳,日後翻閱也好有個參考,免得忘記了自己當初心情。
016年月日晚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