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醫生收的回扣是藥品價格的30%-40%”(1 / 1)

大家都知道你不知道:

漢語很複雜。就像我這個標題。

大家都知道“你不知道”這件事情,還是大家都知道,你卻不知道。這都不重要,無論怎樣,“大家”反正知道。

漢語再怎麼複雜,也隻是相對於外人而言,對於已經在漢語環境裏耳濡目染一輩子的人,理解起來就算不上複雜,不過是經常有歧義而已。這個歧義,又分為主動歧義與被動歧義,還涉及用語準確性的問題。比如“看到”和“看見”就是兩個不同的詞。“看見”,見也是看,隻是看了而已,看到了什麼、看懂了什麼,不一定;“看到”就不同,不單是看見了事物的表麵,並且看見點抽象的東西,往往還帶了些思考。

繞了一圈,回來看標題:“醫生收的回扣是藥品價格的0%-40%”。這是新聞中報道的原文,我不加一字。這是個事實,至於“大家知道你不知道”該怎麼理解,那就隨便了,怎麼理解都成。反正核心事實就是這樣子:

央視記者曆時8個月調查SHHN6家大型醫院,發現醫藥代表拿到的提成是藥品價格的10%,而醫生收的回扣是藥品價格的0%-40%。目前,SHHN正在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開展調查。中新網1月5日電,據國家衛計委網站消息,針對央視報道有關醫院工作人員收受回扣事件,國家衛生計生委糾風辦表示,國家衛生計生委對此高度重視,立即要求SHHN兩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對報道中涉及的高價回扣事件展開調查,並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對涉及的違規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嗤笑一聲就此別過,反正我是。我嗤笑一聲,並轉過身去忙別的,後來想想,還是不對,就又轉回來了。這樣一個老掉牙的事情,能鄭重地拿出來,明有人還是挺重視民生,咱也得對得起這份重視,略發言表態一下,也算是個回應。

醫生到底拿了多少回扣,我不關心。我隻關心,究竟要怎麼查,查到什麼程度,最後怎麼解決。老是不斷地報道這樣那樣的問題,什麼“校園霸淩”,“幼兒園老師針紮孩子”,“少年未滿十八歲殺人”,“QJ未成年少女”,“潛規則”,“留守少女沉淪”,各類的問題,哪一個是“新”聞?為什麼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究竟有沒有看見,有沒有看到?其實中文裏有個很簡潔的詞,叫做“視而不見”。或者視了看見的人,卻沒有任何話語權;而有話語權或處置權的人,不知道在哪裏。

其實這個問題,劉瑜也早看見了,早叫喊過了。可能是她的聲音太,聽不見。她把這類事情,歸結為相關人員“理性的無知”。就跟知識一樣,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知道的,還有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這類事情,咱不知道他們是知道還是不知道,結局定要歸結於“不知道”,不然怎麼解釋得過去?

不知道,就是無知。真的無知不怕,學習就好,讓他知道就好。可怕的是“理性的無知”,就像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我就是無知,你怎麼著”?

下麵把劉瑜的原話記述一遍,請大家跟著我念:

理性的無知,中國人當然不陌生。最極端的例子是******。農民自己就是種地的,豈能不知“畝產萬斤”的荒謬?科學家有基本常識,又怎會不知土法煉鋼煉出來的都是什麼東西?各層幹部炮製假數據,又怎能不知“大好形勢”後麵的巨大災難?至於毛主席,總有人用“他被下麵的人給蒙蔽了”來為之辯護,要我看,與其他不知道,不如他不想知道。這個情境裏,對於一些人,無知可以帶來利益,對於另一些人,無知可以帶來安全,對於還有一些人,無知則可以滿足其意識形態的偏執。在這裏,無知就你像一塊大肥肉,各路蒼蠅、螞蟻、豺狼可以蜂擁而至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