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7(1 / 1)

臨近考試的日子就像手裏的一把沙,握得越緊流的越快,總是不夠用。

經過了三煎熬的考試,譚晴表示,又考糊了。

講台上,語文老師正講著這次考試的閱讀理解。

這篇文章叫做《高考加工廠》,文章講述了趙清華老師利用催眠的手段麻痹學生,讓學生成為機器人,如此就可以讓學生輕鬆的記憶知識點,從而輕鬆考上11①。然而這個方法在王大錘同學身上卻不起作用,他認為,“來學校是為了學知識而不是考大學”。趙清華無奈去家訪,卻發現王大錘竟然是個貨真價實的機器人!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學校在努力地把孩子變成機器人,而科學家卻在努力地把機器人變成人!”

這是文章末尾的一段話。這篇故事很生動新奇,但是閱讀題目卻很缺根筋。

“作者將老師取名為趙清華,學生取名為王大錘,頗有用意,請探究並揭示。”語文老師清了清嗓子,“這道題,多數同學注意到了名,卻沒有注意到姓。”

“你們的答案,基本上圍繞大錘和清華。大錘代表一種機械化工具,暗諷“催眠式教育”下對學生身心的摧殘,造成學生思維的僵硬,機械化。答到這裏給一分。

對於趙清華,答出清華對應著清華大學給一分,然而你們大多數同學這道題隻得了兩分,是因為你們忽略了這個姓。趙,諧音造。造清華,意味著批量生產一批又一批高質量學生,與文章標題形成對應。這才是三分的題。”

對於這樣的標準答案,同學們忍不住了。

“原來還可以這樣”

“什麼鬼,簡直瞎扯!”

“厲害了我的標準答案。”

“”

“”

“安靜,”語文老師敲了敲桌子,“這道題確實是有點難,你們沒得滿分很正常。但是誰準你們故意歪曲答案了?你們居然有人給我寫因為王大錘這名比較囤容易記?!長沒長腦子?這答案能給你分嗎?不給你多扣分就夠寬容了。”

“因為這名本來就囤而且容易記。”

突然的一句話讓全班都愣了,緊接著就是一陣爆笑。

“噗哈哈哈哈哈”溫寧沒憋住,笑趴在譚晴肩膀上。

語文老師顯然也沒想到有人會當麵反駁她。但是她沒笑,愣過之後便是暴怒。

“李航我還沒找你算賬呢你還敢頂嘴?全學校就你一個這麼寫你還有理了?”

“這道題問的是作者的用意,作者顯然不是那麼想的。”

“你怎麼知道作者怎麼想的?答案才是作者想的!”

“因為我就是作者!”

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所有人都愣了。

“這篇文章就是我寫的,主人公姓名就是我隨便取的,清華是因為清華大學有名,趙是因為比錢孫李什麼的好聽。還有王大錘,就是因為這個名很囤很好玩,難道你們對這名印象不深刻?”

“至於後麵的給故事寫個結尾的開放性試題,我寫的趙清華被開除,王大錘因為是機器人被勸退。憑什麼不給我分?”

-

-

-

①:11,即1世紀中國100所重點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