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沉淪(1 / 3)

1

他嫉惡如仇,討厭一切,甚至包括他自己,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哲學上有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在他身上體現得特別明確。

特別是那個否定之否定,更是他的必勝法寶,魯迅先生,是他的榜樣。

他是方圓幾十裏名不見經傳的哲學家。但他的名字特別響亮,肖深刻是也。

多少年前,羅師父招賢納士,廣收門徒,肖深刻因緣際會,成為其“關門弟子”。而後他奮發圖強,懸梁刺股,熟讀《老子》《孫子》,研習四書五經,精孔孟之道,承襲中華傳統文化,一時間倍受師父器重,風光無限。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打遍江湖無敵手的洪亮洪大梟了。

洪亮,是他的同門師弟。洪亮那個光頭仔,成打架鬥毆不學無術,羅師父本來是不想收作門徒的。念在洪亮也是一塊武學奇才,且虔心學藝,後又拉來一箱敲門金磚作為拜師禮,羅師父不得不納入門下。

霹靂羅萬萬沒有料到,洪亮多少年以後還是成了他身邊最大的隱患,他命中注定要遭此劫難。

八十二歲的羅師父貧病交加,曾經一手帶大的徒弟們紛紛棄他而去,晚景堪憂。特別是忘恩負義的洪亮洪大梟,還經常壓榨授業恩師,幹出一些喪盡良的事來。

肖深刻滿腔怒火,卻無處宣泄,他與洪亮仇深似海,不共戴,愈演愈烈,決一死戰。

最讓他憤憤不平的,是他的一樁樁倒黴事。相比洪亮的順風順水,肖深刻真可謂是倒了八輩兒的血黴,前世不知造了什麼孽,今生今世為何這麼痛苦。

那些能發光的,注定是痛苦的,換句話,最苦難深重的也是最能發光的。肖深刻深信這樣的真理,因為他就是,痛苦的人。

三十而立那年,他的妻子得了不治之症,不到半年就命喪黃泉,去了國。隻留下一個長得不那麼美觀的可愛女兒,而今在米國深造。

肖深刻把家裏所有的積蓄都花光了,作為女兒的出國經費,女兒能夠出人頭地,也是他心中最大的寬慰了。

肖深刻認為,冥冥之中有種神奇的力量注定此生富或貧,不是事在人為,而是注定。

時來運轉,風雲變幻,而他注定貧困潦倒。

4

常有理是個暴發戶,是方圓幾百裏赫赫有名的煤老板。肖深刻這輩子最看不起的也就是老常這類投機倒把、見縫鑽營、偷奸耍滑的生意人了。時間越往後推移,他倆的貧富差距便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常有理是他幾十年風雨同舟的老鄰居了,老常沒少埋汰老肖,老肖也沒少奚落老常,但老常出於人道主義,出於革命友誼,還是會隔三差五接濟一下哲學家。

老常隻比老肖一歲,卻比肖深刻成熟很多,也可以是世俗很多。

四十不惑的肖深刻,他的心中充滿了困惑,對這個世界的,還有對他內心的世界的,困惑就像一隻巨蟒,纏繞住了肖深刻聖潔的靈魂。

而那些猝不及防的瑣事,更像是蚊子一樣藏匿在隱蔽的地方,時不時就搞個突然襲擊,搞得他心煩意亂,差點得了“霍亂”。

5

肖深刻翻著一本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表情呆滯。

“想找到一份感動,比海底撈針還難。”肖深刻自言自語地。

這麼多年過去了,肖深刻一直沒要第二春,就像很多年以前沒要第二胎一樣,是肖深刻自己的選擇。

而女兒出國也是他的選擇。

當他還是少年的時候,就已萌生了出國的想法,此生未完成。

是他女兒圓滿了他的出國夢。她幾乎是硬著頭皮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女兒離家久了,他心中不免寂寞難耐,看書寫畫也緩和不了半點離愁別緒,家裏反而更加冷清了。空虛寂寞成了肖深刻的新常態。

近來有個輟學的孩子想過來學哲學,以尋求解脫。肖深刻很是為難,他覺得自己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的步伐了,越發的格格不入,而孩子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是國家未來的希望,還是不要誤人子弟吧。

奈何那孩子,是七大姑八大姨寵溺的寶貝疙瘩、親狗狗、大大大孝子,是近親的嫡孫,有一點血緣聯係,算得上是親人範疇,出於家長裏短,還是破格“錄用”了。

正好家裏缺個童工,多一個幫忙料理家務的,未嚐不是一件喜事?

6

“童工”這些外出度假,肖深刻閑來無事,便忘乎所以地睡覺,沒日沒夜地睡,想睡就睡,睡得敞亮。

然而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肖深刻睡得比豬都死,這半夜,來賊了,幾個蒙麵大漢不聲不響,趁虛而入,悄無聲息,破窗而出……

肖深刻早上醒來,嚇了一大跳,家裏一片狼藉!!!幾個值錢的家當通通不見了,按肖深刻已經夠窮了,如今更是火上添油雪上加霜了,也許賊不跑空就是這個道理。

肖深刻氣急敗壞地穿梭在屋裏屋外,跳腳大罵:“是哪隻該死的禿驢?這麼齷齪的事情都幹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