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一二八 人皇補天時,眾生皆子民(1 / 2)

火紅的丹鼎就這麼如火山一樣矗立在迷霧之中,龐大、妖冶、瑰麗,以奪目的色彩將迷霧變成了放置神器的舞台。

它靜靜的聳立著,俯瞰著腳下遊來的碎末。

那些碎末一樣的,就是之前還龐大到足以負載世界的眾神獸。

那些巨大的神獸,現在在鼎足以下,是如此的渺。一來這丹鼎實在太巨大了,山海在它麵前都不值一提,另一個原因,是神獸變了。

自從進入迷霧以來,神獸是在不停地變的,背後的神土也漸漸萎縮,去掉了多年建造的繁華,越來越靠近本真——好聽是本真,不好聽的就是蠻荒。繁榮的文明被打散,茂盛的草木已凋零,隻剩下神土和神獸,從第一次補就存在的元素,默默地存在著。

在這種情況下,眾神獸和主神當然有不甘心,也有許多措施,想要奮力掙紮,~無~錯~~~W~QUlEDU~但從他們現在以近乎螻蟻的形態出現在丹鼎腳下來看,都是失敗了。好點如水思歸,斬斷了世俗與神界的節點,讓的繁華永遠封存在,差的真的隻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

一個神,連的世界也庇護不了,這算是無能了,但是在人皇之威下,又有辦法?鬼有多少主神從絕望到麻木,又有多少主神試圖掙紮,被人皇處決,反正最後來到丹鼎下的,都是一群被塑好了形狀的禽獸。

這樣的神獸不多,大概有十多個,從寬闊的大洋上彙聚到最後,也有一堆。但這樣一堆比起當年海上搏殺幾乎無處不在的野獸們,已經是九牛一毛,甚至跟當初隱藏在迷霧中無時無刻準備偷襲的暗殺者相比,也是十不存一。

一萬個神獸,不一定有一個能到達迷霧彼岸,而十個進入迷霧的,也未必有一個到達丹鼎之下,這個淘汰率實在是驚人了,也足夠殘酷了。剩下的神獸雖然壯大了,其實也身心俱疲了。

問題是,對於人皇,這足夠了麼?

眾神獸停在鼎足之下,沉默著。周圍都是同類,有著強大氣息和一身鮮血氣味的同類。若在迷霧中偶遇,早已捉對廝殺,但現在它們都安靜如溫順的羔羊,疲憊如老邁的騾馬,半沉在水中,等待最後的結果。

騰——

一聲輕響,一團火焰從丹鼎下燃燒起來。

對丹鼎來,那團火焰不過有鼎足的一半高,火舌躍起,看看觸及鼎的下部,並不算烈火,但對於如豆一樣的眾神獸來,望下那團火就如森林中的野獸看到席卷而來的山火,隻有嚇得四散潰逃的份兒。然而比起野獸它們更不幸,它們無路可逃。

火焰雖然巨大,但顏色出奇的純正,並沒有各種異火的光怪陸離,甚至達不到“爐火純青”的顏色,就像所有木中火一樣紅中包黃,劈劈啵啵的燃燒著。

如果孟帥在這裏,他一定會叫一聲火種!”

水鏡界的海盡頭,他也曾看見元化聞從丹鼎中燃起一團火種,和這團火種何其相似。隻是比這火光,那團火焰連螢燭之火都算不上。

火焰燃燒著,火光中閃過無數幻影,朦朦朧朧,卻也看出大意,就像焦距模糊了電影。地初分、海分離、不周山起、人皇造人……

這一幕幕情景在火光中閃過,氣勢恢宏,遠勝於所有的電影。因為它們是真實發生的上古紀事,是曆史的源頭,即使被縮在一團火光中,盡管眾神獸沮喪低迷,依舊可以形成震動人心的效果。

一幕幕上古的奇跡之後,火焰一變,氣氛急轉直下,災難陡生。

透過火光,隻見崩地裂,火雷降世,地間一片狼藉,生靈塗炭。百姓哀嚎,群獸奔逃,所有的生靈都難逃席卷而來的劫難,被吞噬……

火焰中的播放,有超乎尋常的感染力。眾神獸盡管自身難保,看到這樣的情形,皆感同身受,甚至落淚。它們的主神也個個受到感染,悲傷難抑。

突然,一道聖潔的光芒從而降,神人手托丹鼎,直麵漏,擋在眾生之前。

那是人皇!

人皇降落,飄逸的衣裙溫柔的覆蓋住了滿目蒼夷。她一言不發,甚至沒有多餘的表情,卻能看出悲憫人的聖潔。

她揮手,不周山落下五彩石,落入丹鼎中,火焰升起,五彩雲霧升騰。一道彩色蒸騰而起,往洞處補去。這一幕如此神聖,如此優美,眾神獸幾乎沉醉其中,頂禮膜拜之心油然升起。

然而,的漏洞似乎太大了。那層五彩石似乎遠遠填不上無底洞,不周山的落石越來越多,漸漸搖搖欲墜。

眼見山崩,也難救,人皇充滿悲憫卻也漠然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不同的神色。她皺了皺眉,似乎在思索,突然眉頭舒展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