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的第五點想法:靈照百裏的智慧之光(1 / 3)

這章的引子【上古帝王的套路】,放在了第一卷末尾,是公眾章節。

沒看的可以去看看,看了那個,再看這個比較好。

首先。

山海經裏的堯……就是個帝帝。

翻遍山海經,堯隻有對帝堯台的提及,除了開篇那句以外,還有‘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總之讓我們知道他是個帝,就沒了。

有人說,大羿是堯派去殺怪獸,射九日的。但很抱歉,那都是後來的說法,是西漢《淮南子》這麼寫的。

山海經裏,寫的是:“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羿是帝俊委任的,跟堯沒有關係,甚至比堯的時代早很多。

很明顯,後世強行把帝俊的事跡,安插給了堯,畢竟堯實在是拿不出可以稱頌的大功績了。

他就隻是個帝帝而已,完全輪不上五帝級別。

甚至姬姓王朝還在堯之後斷送了。

那麼舜呢?

山海經:“舜夷登比氏生宵明、燭光,處河大澤,二女之靈能照此所方百裏。”

舜夷的夷字,是異體字的問題,應該是舜妻。

大概翻譯:舜之妻是登比氏,他們生了‘宵明’和‘燭光’,在大湖上,這兩個女兒的靈光,照耀了方圓百裏。

嘖嘖,又是女兒,我們又一次看到了,有名有姓的女兒,上一次還是炎帝的女兒們……

所以,這很可能又是‘工具人’。即表麵上說是生了女兒,其實就是發明了新的事物。

生,除了生孩子,還有衍生、創造、傳承的意思。

山海經:“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這裏的‘生’,就是指衍生,指始均的一支後裔衍生出了北狄這個部族。

山海經:“帝俊生後稷,稷降以穀……”

這裏的‘生’,才是生孩子,後稷是個人。周人認為他是自己的始祖,周人祭祖不可能祭錯的,他一定是個人的名字,而不是一族。

就是因為容易搞錯的問題,導致後世人在描述‘生子’的時候,用‘產’來代替。

比如《帝係》裏就寫:黃帝產昌意,昌意產高陽,是為帝顓頊。顓頊產窮蟬,窮蟬產敬康,敬康產句芒,句芒產蟜牛,蟜牛產瞽叟,瞽叟產重華,是為帝舜……

毫無疑問,用‘產’這個字,就沒有歧義了,一定是生孩子。

那麼,舜生的宵明燭光,到底是物品,還是女兒?

第一種可能,女兒。

後麵都寫了‘二女之靈’。

那麼這句記載,就是指二女有神異,站在大湖上,光耀百裏。

也有可能,是兩個女兒死了,化為靈光燭照。

接著,第二種可能,發明。

這就跟我以前說的精衛女娃類似了,是把帝發明創造的東西,或者其導致的現象,延伸為了帝之女。

那麼宵明燭光,從字麵上理解,不就是燈籠、蠟燭嗎?

但是,我不認可。

燈籠蠟燭太扯了,有什麼好驚訝的?古人沒見過火把嗎?有必要吹噓蠟燭能光照百裏嗎?

說是探照燈,或者是大型照明設施,我都信,至少沒有侮辱古人智商。

能值得這麼記載下來,一定是一種,古人夜晚時完全沒見過的,一種前所未有的明亮。

至少得跟火把、篝火這種東西,有明顯的差異。

那麼,到底是哪種可能呢?

首先,搞清楚宵明、燭光的字義。

宵,夜晚八九點,‘昏’之後就是‘宵’。指吃完晚飯到睡覺期間的時間段。

所以宵明,字麵上就是指,晚上八九點鍾像白天一樣亮的意思。

燭光呢?不要誤解,燭不是蠟燭的意思,大篆字形為‘燭’,蜀的象形就是葵蟲。

在周朝時期,釋義為火炬。

現在的學者解釋,象形火和蟲子,是指燈芯那個燈草像蟲子。旁邊有火,不就是油燈的那種燈芯嗎?所以是燭。

但是對燭字定義,最早也隻是周朝的,有沒有更早?

甲骨文呢?甲骨文有沒有燭字?

很抱歉,有類似的,但是字太抽象了,是個長長的蟲子,上麵有火。

跟後來【火和蜀】的字形,差距有點大……

到現在,古文字學者們,都沒有一個定論,還在爭執那到底是不是‘燭’字。

因為按照他們的說法,商朝燭字就應該是火炬、火把這樣的象形,金文、大篆像蟲子,還可以解釋為從‘蜀’這個發音。

甲骨文的燭,怎麼會完全是一條著火的,長長的蟲子?

所以現在,官方也並沒有給出,燭字的甲骨文到底是哪一個。

不過,我有我自己的理解。

因為解讀山海經,站在山海經的時代去想,我們隻要找,山海經裏其他提到其他‘燭’字是什麼意思,就可以了。

有嗎?有,大家都知道,燭龍……‘有神人麵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