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逐日之箭(1 / 3)

2018年4月29日,十點十五分,美利堅一架“戰鬥陰影”試驗偵察機飛離機場。

兩小時後,被發現墜毀於印都洋東部,距離軍港一百七十海裏左右,最近的海軍基地派出搜救部隊前往事故海域。

飛行員貝利跳傘逃生,安全獲救。

事後檢查事故原因,發現偵察機高速飛行時,於六千米高空撞到異物,機翼破損,因為速度太快,破損程度持續擴大,未能堅持返航,最終墜毀。

調查事故的軍方雇員覺得很奇怪,通過飛行員描述,事故發生時並未檢測到鳥群。

撞擊它的是一個非常小的東西,隻是在高速飛行中,根本沒想到高空會有異物,聯合探測器也未檢測到任何金屬反應。

好在駕駛艙錄像中,通過飛行員麵盔反射,看到了事發時撞擊機翼之物的模糊影像。

“是個棍狀物,這絕對不是鳥類。”

“六千米高空,怎麼會有根棍子?難道是太空垃圾墜落?”

“就算是太空垃圾,墜落到距離地表六千米的程度,表麵就算不是燃燒的,也一定會有下落的氣流軌跡。”

“但這些並沒有,也就是說撞擊時,這根棍子是橫飛在高空的?可惜錄像隻看到一點點,無法判斷它的軌跡。”

“反正一定排除了太空垃圾,事發時偵察機未能檢測到任何金屬製品,可能是異物的金屬含量太少。而既然如此,那麼不是抗熱材料製作的物品,是不可能從太空墜落到六千米高度的,早就應該蒸發了。”

幾個調查人員分析了半天,也沒能搞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高空異物,橫空飛行,飛機以高速撞擊目標導致機翼受損,這種事故原因,都不知道該怎麼寫在報告上,因為這更像是受到了攻擊。

他們老實地如此報上去後,軍方的一名武器專家很快關注了這件事。

那位羅伯特博士說道:“它有可能是某種特殊的隱形合金材料,逃過了我們的聯合探測器。”

“異物本身就有推進力,這使得它在無所支撐的空中,剛性地受力,撞壞了機翼。”

“這可能不是意外!”

旁人驚道:“也就是說,它可能是一種隱形導彈?或者微型飛行器?”

“很有可能這是我們尚不知曉的新型武器,理論上來說,這種推進力最可能的是墜落的加速度,但錄像證明,這並非高速墜落物,所以它一定有著自我推進能力,應該是個飛行器。”博士說道。

很快,尚在事故海域的船隻回報,附近海域都沒有找到異物,飛機殘骸也沒有任何關於異物的碎片。

“它有可能還在空中,派出更多的空中搜索力量。”

盡管沒能探測到這種飛行物,但搜索編隊的飛機還是找到了異物。

因為異物的速度超音速了,隻要仔細在一定高度搜找,還是能看到掠過雲層引發音爆衝擊波的物體。

隻不過,這東西不放射任何信號,若不是擊落了他們一架飛機,鎖定了一個大概的軌跡,其從這麼高的地方掠過還真的找不到。

“是超音速隱形戰機……不,不是戰機,太小了,應該是無人飛行器!”

“這種超音速隱形無人微型飛行器技術,連我們也沒有,體積也太小了,燃料儲存問題怎麼解決的?”

“是最新的無人機嗎?”

“追擊!”

發現高速飛行的異物後,軍方迅速地判斷出飛行軌跡。

從軍港派出一艘超音速戰機進行追擊。

“目標速度約為五百米每秒,預計五分鍾後追上。”

“竟然有這麼高性能的無人飛行器……”

“它的目標可能是基地上空,能擊落嗎?”

“不行,速度太快,而且探測器檢測不到它的任何信號……”

美利堅軍方很快整理出了神秘飛行物的諸多情報。

這個神秘飛行物速度雖然超音速,但和真正的超音速戰機比起來還差得太遠。

其真正可怕的地方在於體積極小,還有不可思議的雷達隱形功能。

如果不是其隻在六千米高度耿直地飛行,軌跡太過明顯。而是拉高到八千米甚至一萬米的高空,那根本沒有辦法發現它。

沒有檢測到任何電磁波,沒有攔截到一絲一毫的控製信號,甚至連金屬反應都沒有,其材料完全未知。

“之前的錄像顯示,這棍狀飛行物在撞擊中斷開數截,為什麼現在還能維持這麼高的飛行速度?”羅伯特博士提出疑惑。

“難道它還有納米修複功能?”旁人駭然道。

正當他們疑惑時,五分鍾轉瞬即逝,追擊的飛機傳來消息道:“我追上它了,它的軌跡很耿直,我可以攻擊到它,是否允許擊落?”

博士說道:“沒有改變航向嗎?這可能不是個飛行器,而是個彈頭?”

“試著與它平行,把影像傳過來。”

很快,超音速戰機就接近目標二十米左右,這個距離內如果目標爆炸,也來得及規避。

平行飛行下,神秘飛行物的形象終於可以被看清。